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部分作品描写的往往都是与美国差异较大的异国他乡,例如意大利、西班牙、非洲等。其中,非洲形象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基于他的两篇长篇小说《非洲的青山》(1935)和《曙光示真》(1949),以及三篇短篇非洲故事:《一个非洲故事》(1935)、《乞力马扎罗的雪》(1936)和《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1936),研究海明威的非洲情结、对非洲的书写及其文化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海明威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对其非洲渴望的激发,并分别概述了海明威两次非洲旅程的主要内容;其次,摘选海明威非洲文本中描绘原始自然环境、“高贵的野蛮人”和狩猎活动的片段,分析其中蕴含的海明威对非洲的热爱之情;最后,从对现代文明的焦虑和对原始血性的呼唤两方面入手,考察海明威非洲情结背后的原因以及文化意义。身处现代文明中的海明威,看到了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文明病,他选择将视野转向遥远的原始大陆,用回归原始文明来疗救现代文明的创伤,以找回逐渐丧失的血性和生命力,追求更加理想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