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众多农村信用社由合作制演变为股份制,转型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肩负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支撑的重任。贷款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业务,是银行在同业中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如何在提升贷款质量、防范不良贷款余额增加的基础上拓展贷款业务规模是银行增强盈利能力、降低潜在风险的重要环节。近几年伴随着经济下行,不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暴露严重,不良贷款在存量和增量都有较大的增长,对银行的整体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外的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影响都比较严重,先后有众多学者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不良贷款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处置不良资产也提出了本土化的建议。通过对比我国不同规模类型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本文发掘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偏高的共性特征,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不同银行之间差异显著,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高,风险相对较大。接着,本文的重点针对五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现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访谈等手段收集相关信息,对现在不良贷款进行分析,找出五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主要源于银行内部控制失效,对信贷管理缺失、对信贷资产等把控不严以及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等,进而针对以上不良贷款风险的来源,构建农商银行不良贷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五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风险进行了评价。最后针对五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情况,从银行层面的治理结构提出相关建议:建立健全的内控管理机制,加强信贷资产管理,严格执行信贷管理制度,调整信贷结构,分散风险程度,注重信贷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力度开展内部审计等。 通过理论研究、对比研究以及个案研究,清晰回答了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范不良贷款增量增长和不良贷款存量化解的办法,形成的一套较为完善的不良贷款分析控制规范,以期在解决五连银行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对同行业的其他商业银行提供建设性建议与经验借鉴,进而更大范围地帮助农村商业银行改善和提升信贷资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