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煤矿一期采空区地表稳定性评价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2jx0oo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对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客观的促进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此引起的地表沉陷等地质灾害问题和环境破坏等生态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目前,对于采空区上方地表区域的村庄和村民的安置大多采取永久的搬迁避让的方法,来避免矿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害。我国人多地少这一特点较为显著,搬迁避让只能作为暂时性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办法。因此,对于采空区的恢复治理和开发利用是必然的选择,必须尽快开展。而采空区的地层稳定性评价是对采空区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本文以“大佛寺煤矿一期开采地表稳定性评价”项目为依托,根据大佛寺煤矿一期采区40108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数据,分析总结得出了该工作面地表移动变形的规律以及所形成地表下沉盆地的一些重要参数。然后根据陕西省其他矿区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的资料,综合分析出地表下沉盆地范围和地表移动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关系,并建立了用于预测的回归模型。利用模型计算大佛寺煤矿一期采区各工作面地表移动持续时间,并对其地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提出了对采空区地表稳定性评价的评价体系,通过地表下沉盆地的范围和地表移动持续时间两方面来分析评价采空区地表稳定性,并通过对大佛寺煤矿一期采空区的地表稳定性评价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沿海地区地处海陆两大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受人为因素干扰最强烈,是全球生态安全研究的重点地区。尽管世界各国对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研究已取得一些成就,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生态安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近年来地理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地理学、土地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结构分析、层次分析等
矢量地理数据是国家基础地理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国家安全、国防安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的飞速发展,矢量地理数据在分发、
学位
在青藏高原腹地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高寒草甸草场设立野外试验场,进行土壤温、湿野外动态监测。利用野外每10min温湿监测数据及同步气象数据资料,采用对比分析及线性趋
该文就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nvrionmen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EMIS)在旅游岩溶洞穴管理上的应用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对开发和应用研究过程做了简要的阐述,主要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