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肃的、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征,同时,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虽然没有在建党之际就明确使用“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提法,但在整个实践当中却有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大量理论探索和实践主张。过去的一百年,党的建设史也是一部党内政治生活发展史,只有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党内政治生活,才能在时代潮流当中抵御风险。如今,党内政治生活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载体,内在地要求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党内政治生活以谋得自身的发展、壮大。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三:第一,抗日战争的问题;第二,国共关系的问题;第三,中共自身的问题。这三项问题的实质分别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党内矛盾。而这三项问题、三大矛盾解决的根本和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证明,只有解决好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问题,才能应对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抗日战争的问题和国共关系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作出的历史镜鉴,是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光辉典范。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是一项学术表达。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时,曾指出该书的写作构架,即“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本项研究提出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学术范式,是立足当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现实语境,全面把握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要素,进而追溯这些要素在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现形态、具体形式以及发展过程。在研究过程当中,把回溯式研究方法与前瞻式叙事方式辩证统一于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研究当中,力求在研究当中体现历史意识,实现对历史现象及其背后动因的科学解释,进而找寻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内在规律,并分析现实意义与提出现实启示。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是一个历史过程。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2)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后的伟大创造。这一时期的党内政治生活并不是先被计划,然后按图索骥,而是在不断克服错误思想、矫正错误行为过程中得到的宝贵成果。党内政治生活既是党员克服错误倾向、提升党性修养的重要平台,也是党组织管理、教育、组织党员的根本途径。一方面,党员阶级觉悟、党性修养以及阶级意识产生于党内政治生活当中,是在接受教育、接受锻炼和接受培养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党的组织承担了教育党员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绝大多数党员也自觉地进行了党性锻炼;另一方面,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党员对党的忠诚与坚定同样产生于党内政治生活当中,也是在接受教育、接受锻炼和接受培养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上述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时相互促进。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是一项历史结果。恩格斯曾经阐释历史创造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1)“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诞生以来,它被观照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作为一项既已成型的历史结果,它已然存在七十余年。这项历史成果的价值远远不限于党内政治生活本身,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的建设的发展轨迹。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让中国共产党实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提出“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2)的重要论述,指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实践途径和具体方法,这一论述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党的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深刻把握。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政治路径、组织路径、纪律路径、方法路径、作风路径五个方面,探索与发展了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举措和辉煌成就,为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提供借鉴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