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对近代上海公园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这一承上启下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西方影响全面地渗入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等各个领域,导致社会整体发展偏向西方化。在近代历史背景下的中国园林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园林形式——公园。 上海自从鸦片战争以后已经取代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从而成为西方文化输入中华的窗口,成为中外文化撞击交汇的中心地带;而且近代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公园的建设也最兴盛。因此,本文选择了近代上海的公园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对“西方文化”的概念做了界定,并且,试图分析西方思想如何对上海公园产生影响,而近代上海公园又是怎样接受,这些结果对现代城市公园建设是否有借鉴意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具体分析了各时期西方文化对近代上海公园产生的影响。得到如下分析结果: 第一,西方城市公园的历史源头,可以一直上溯到遥远的古代。早自希腊时代起,野外生活,社交活动、体育运动就盛行不衰,城市里的广场、动运场、竞技场等,可视为今天公园的前身。古代西方的皇族、贵族还有将私人庭园、猎苑、林苑等向公众开放的风气。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的生活需要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城市公园诞生了。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后,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到上海,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他们开始在上海的租界地建造公园。1868年,上海第一个公园——外滩花园建成开放,上海建设公园的序幕由此拉开。上海的公园是西方文化的舶来品,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之下产生的。 第二,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的民主思想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为了寻求救国的道路,西方的民主思想、民主制度被中国的进步人士拿来作为救国救亡的武器,“民主”得到大力宣传。而公园的本质就是为大众服务,是一切人平等享受的场所,是所有人劳动之余休闲娱乐的场所。在民主思想潮流的影响下,公园的建设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民国政府开始大力建造公园;不少进步人士也纷纷慕资建造公园,而且都是免费对外开放。从民国成立到1937年爆发战争,上海建造了数十个公园。 第三,由于西方人在上海租界地建造了不少公园,西方的造园手法也随之传入了中国。中国人开始见识到与中国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造园手法;另外,由于中国传统园林形式不太适合公园这种新的园林类型;所以,近代上海的公园越来越多的采用西方的造园手法。西式园林的平面布局、植物造景手法、水景营造手法、园林建筑营造手法都在近代上海的公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他文献
目前,脲醛(UF)树脂胶粘剂是木材行业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种胶粘剂。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UF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游离甲醛越来越引起消费者和
幼儿教育是孩子学习教育与身心发展的关键且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丰富多彩的创想美术活动将是幼儿认识自我、感知世界的最佳的途径之一。在这个创想美术活动的舞台上,充分展
春天钓鱼,尤其是早春,主要是以钓鲫鱼为主,在钓组使用上,要本着"钓鲫有三巧,竿软线细钩子小"的原则来搭配钓组。因是在大中型水库野钓,什么样的鱼都可能遇上,也可能会遇到大
中国软件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规模,因此要实现软件业的发展和壮大,就必须关注中小软件企业的可持续经营问题。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分析了一般性企业的可持续经营,结合中小软件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利用省域专利授权总数及三种类型的专利授权与经济增长数据,对我国31个省域专利创新与区域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银行危机频繁发生,近几年我国国有银行在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也时常有案件曝光。人们逐渐认识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已经成为一种仅次于信用风险的风
<正>现代台钓的钓组里,最一成不变的就算鱼坠了(铅皮坠),浮漂、鱼钩、鱼线、漂座、太空豆、8字环、甚至铅皮座等,都在更新换代,新品频出。而铅皮坠没有什么变化。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使外语教育的内容、手段、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外语教师越来越关注如何在语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如何实现学习者自主的原
<正>作文教学对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表现出了对于作文的各种畏难心理,甚至长期为作文所困惑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外战略管理研究领域兴起了一股关注企业间竞争攻击与反击互动的动态竞争研究浪潮。然而,国内对动态竞争的研究较晚,因此目前尚未形成对动态竞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