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听觉艺术,对音乐的理解与学习都要建立在审美的体验和感受上,即从音乐本体出发,体会音乐要素。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训练,是体会音乐要素的最佳载体。在基础音乐教学阶段,视唱练耳因其理论性与技术性的属性,被很多人认为是纯“官能”的训练,通常被大家与“审美”相对立而看,导致很多中小学教师对视唱练耳教学缺少足够的重视。本文用音乐美学理论来探讨视唱练耳与审美的关系,以此来进一步探讨视唱练耳在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基础音乐教育的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其正确的途径就是要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希望通过该领域的初步研究,使更多人重视基础音乐教学中的视唱练耳教学,将视唱练耳教学科学而有效地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音乐并快乐的享受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智能,构建良好的音乐思维,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真正发挥视唱练耳学科在音乐教育中的基础辐射作用。本文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一部分:论证视唱练耳与音乐审美的关系:1、音乐审美需要“音乐耳朵”;2、视唱练耳即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第二部分:论述视唱练耳在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地位:1、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的基础;2、视唱练耳是对整体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3、视唱练耳是对发展性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第三部分:探讨审美教育引导下的视唱练耳教学在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参照音乐课程标准,探索视唱练耳教学融入音乐课堂不同领域(“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教学领域)的切入点,提出可行性教学建议,为视唱练耳教学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应用在基础音乐教学中探究方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