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网络成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心理学者们的研究重点。网络成瘾是指过度或者不恰当的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损害。由于自身强烈的好奇心,薄弱的意志力,复杂的社会环境,网络无穷的吸引力,很容易导致初中生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的学生普遍亲子关系疏离,感情淡漠,缺乏朋友,社会支持较少,自信心和自尊心下降,孤独感升高。对初中生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方式,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学习新的认知和行为方式的一种心理干预技术。通过活动感受来自同伴的关心爱护,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活动中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本研究通过网络成瘾团体辅导能够帮助更多的网络成瘾者走出阴霾,重新学习成长,迎接新的生活。本研究以网络成瘾为切入点,结合网络成瘾的成因,探讨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内在作用机制。通过了解网络成瘾、社会支持,孤独感的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网络成瘾团体辅导进行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如下:(1)在221名初中生中,网络成瘾的有116人,占52.5%。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呈显著负相关(r=-0.246)。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r=0.266)。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的总效应是0.532,其中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的直接效应是0.345,其中通过孤独感对网络成瘾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1867。(2)经过网络成瘾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的网络成瘾总分以及强迫性,戒断反应,耐受性,人际与健康,时间管理等因子的后测均显著低于前测分数,(t值分别为7.398,2.805,6.759,5.991,6.504,6.038。P值<0.05)。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两个因子的后测均显著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3.158,-2.69,-3.515。P值<0.05)。对照组的网络成瘾总分及各因子的后测均高于前测(t值分别为-2.029,-2.316,-2.518,-1.28,-0.752,-2.539。),人际与健康和时间管理两个因子的分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和孤独感总分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论如下:(1)初中生的网络成瘾者较多。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孤独感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孤独感在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网络成瘾团体辅导能够有效的改善网络成瘾问题,增强社会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