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电网和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发展,浙江电网物理形态和运行特性发生显著变化。浙江电网已成为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运行特性极其复杂的省级电网,随着新能源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发电调度、电力监管等来自多方面的政策新要求,同时电网设备监控、电网调度业务逐渐融合,传统调度运行值班工作不断发生变化,使得调度运行人员工作强度日益增大。本论文通过对浙江电网省级调度实时调控运行业务现状的分析,识别浙江电力调控实时运营业务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整个浙江电网包括地区电网调度的实时运行业务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简单分析。通过运用人力配置理论的相关方法,构建调控实时运行业务承载力模型,根据实际业务的调查结果,将实际工作业务小时数进行统计,建立调度人员业务素质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运用,确定调度人员业务承载力影响因素,并对人员业务能力影响因素做重点设置,确定包括业务知识差异、操作技能差异、研判分析差异、经验履历差异、知识储备差异等5个大项15个小项的指标,充分考虑人员静态现有业务能力和动态发展学习提高的因素,实现承载力指标的可持续性。通过邀请全省调控运行专业专家打分的形式,设定合理业务能力素质指标权重。然后以省调监控人员为例,根据权重设置合理的评分标准,得出每名员工业务素质的权重系数,从而科学测算出每一名员工的业务能力小时,而后将实际工作业务小时和人员业务能力小时进行比较,从而科学地分析调度人员承载力水平,得出科学合理的承载力结果。根据这一模型,选取省调调度、省调监控、杭州、嘉兴、湖州三个不同地区的调度和监控进行业务承载力分析,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调控实时运行业务承载力优化实施措施,提出在组织优化、人员素质、技术手段、业务流程等方面优化提升措施,实现为浙江电网提供优质的实时运营管理服务的最终目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本论文将承载力理论与人员配置管理理论相结合应用在生产型企业,不但使承载力管理理论更加充实,还为电网调控实时运营管控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