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马克思哲学实践生存论为理论基础,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存问题,以马克思审美生存旨趣为切入点,去进一步探索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生存进路。以后实践美学与生存美学之间的联系为视角,去探究主体的生存自由与超越体验之间的联系。在马克思哲学实践生存论思想的指导下,诠释当代生存美学的现实意义并确立以“立美宜人”为生存理念的生活样态,探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学意义,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于当今社会对生存主体的现实生存状态关注不够,没有使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充分体验到自由的美感,没有使现实生活中的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以马克思审美生存进路为研究方向,按照马克思审美生存旨趣的理论思想去研讨马克思实践生存论视域下人全面发展问题。面对现实生存环境中的“异化”,笔者在对后实践美学思想体系与生存美学思想相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实践审美生存论中的生存主体的自由、超越与生存美学思想中,以“立美宜人”为生存理念的生存方式之间的联系,并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拟通过用“立美”的眼光去审视人生与社会,以“立美”的方式去塑造,关注人的“生命、生活、生存”的样态,通过“立美”实现“宜人”即对人的“现实性的终极关怀”。只有建立了合理的生存方式,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全面自由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应用到向善之“美”的情景当中,才能使“立美”主体感受到自由超越的体验过程。同时,为生存主体建立了合理的生存方式,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和谐社会作为美学思想的一种实践方式,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境界,并开创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新局面,反映了人类对自身发展进步的新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潜藏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维度的价值体系,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社会发展的关爱,强调了真善美的统一。笔者试图以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存问题为切入点,以“生存美学”为理念的实践样式,去寻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宜人”的发展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