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美辛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indomethacin,IN)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OCM-1增生活性及侵袭力的影响,并检测IN作用前后OCM-1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的表达变化情况,以探讨IN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OCM-1细胞,应用不同浓度IN对OCM-1细胞进行干预,应用四氮唑化合物(MTT)法检测不同浓度IN对OCM-1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并通过MTT法筛选药物作用浓度范围,确定出IN对OCM-1细胞增生活性产生抑制作用的有效浓度范围,以指导后期的实验。通过侵袭实验法检测不同浓度IN对OCM-1细胞侵袭力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浓度IN对OCM-1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OCM-1细胞内VEGF、Survivin2种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不同浓度IN对OCM-1细胞内VEGF、Survivin2种蛋白表达的影响,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验证上述的实验结果。   结果:1、MTT法:不同浓度IN对OCM-1细胞的增生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MTT:24h:F=19.642,P<0.01;48h:F=136.597,P<0.01;72h:F=582.543,P<0.01);IN作用24、48h时,对OCM-1细胞增殖抑制的起始浓度为25.0μmol/L,作用72h时,对OCM-1细胞增殖抑制的起始浓度为12.50μmol/L。   2、侵袭实验:不同浓度IN对OCM-1细胞的侵袭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F=54.225,P<0.01);   3、免疫荧光化学结果表明VEGF、Survivin2种因子在OCM-1细胞内均呈阳性表达,且多数表达于细胞胞浆内;   4、RT-PCR法:结果显示100、200、400μmol/LIN可抑制OCM-1细胞内SurvivinmRNA的表达(F=16.679,P<0.01),此三组试验中,Survivin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9±0.10)、(0.39±0.08)、(0.28±0.03);而IN作用后,OCM-1细胞内VEGFmRNA的表达并未受抑制。   5、ELISA法测出阴性对照组、25.0、50.0、100.0、200.0、400.0μmol/LIN组OCM-1细胞内Survivin浓度分别为(787.33±47.37)、(524.33±24.44)、(369.67±16.26)、(257.00±26.21)、(195.33±24.70)、(123.33±8.02)pg/ml,这表明IN可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OCM-1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F=243.252,P<0.01),而IN作用后,细胞内VEGF的表达量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分泌量并无降低.甚至有升高的趋势。   6、Westernblot进一步验证了IN可抑制OCM-1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但对细胞内VEGF的表达并无抑制作用。   结论:Survivin蛋白在OCM-1细胞内呈阳性表达,不同浓度IN作用后,OCM-1细胞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IN能够抑制OCM-1细胞的增生及侵袭,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OCM-1细胞内Survivin因子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10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特点,基因诊断及随访情况。为进一步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提供信息。方法:收集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
后勤基层党支部是高校推进后勤工作的政治基础,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做好新时代高校后勤党支部工作的必然要求.文章由提高高校后勤党支部工作质量的意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9年6月-2015年2月确诊的38例PAS临床及随
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储备功能降低、基础代谢水平降低,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速度减慢,作用时间延长,且常并存多种基础疾病,对手术和麻醉耐受性较差,手术麻醉所面临的风险较高
目的:探讨控制抗菌药物应用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抗生素应用合理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新生儿一病区重症监护室(NICU)于2010年6月(控制前)与2015年6月(控制后)出院的患儿91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