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无网蚜气味结合蛋白OBP7的克隆、表达谱及其触角和腹管超微结构观察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wj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茄无网蚜以刺吸的方式为害大豆,近年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其抗药性逐年增强,危害呈上升趋势。为了解茄无网蚜气味结合蛋白的作用机制,以期寻找新的防治靶标,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一条茄无网蚜气味结合蛋白基因AsolOBP7(以下均用AsolOBP7表示茄无网蚜气味结合蛋白OBP7)(Genebank登录号为KF813022)。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茄无网蚜不同发育阶段1龄、2龄、3龄、4龄、无翅成蚜、有翅成蚜和不同组织头部(不含触角)、胸部、腹部、触角、足中AsolOBP7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然后用DP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利用扫描电镜的方法观察了茄无网蚜触角和腹管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AsolOBP7基因cDNA序列全长735bp,编码155个aa,预测分子量为17.52kD,等电点为8.78,N-末端疏水区存在信号肽结构,是由31个氨基酸组成的。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solOBP7在茄无网蚜的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触角组织表达量最高,极显著的优于其它各组织(P<0.01),头部(不含触角)、足、胸部、腹部、翅表达量相对偏低,其中头部(不含触角)、足差异不显著(P<0.01),胸部、腹部、翅差异不显著(P<0.01); AsolOBP7同样在茄无网蚜的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1龄、2龄、3龄和有翅蚜时期表达量偏低且差异不显著(P<0.01),4龄时期有显著增高,无翅成蚜时表达量最高,与其它发育阶段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茄无网蚜触角上有原生感觉圈、次生感觉圈、毛形感器、钟形感器、非周边具橛感器。腹管呈圆筒状,会随着龄期的增长而长度加长,端部膨大。以上结论说明AsolOBP7主要表达于茄无网蚜的触角组织中,且在无翅成蚜时期最为活跃。说明AsolOBP7与触角所承担的嗅觉行为有着密切联系且在茄无网蚜的无翅成蚜时期嗅觉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为寻找蚜虫类害虫新的防治策略奠定了相应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1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为患者实施感染位置的诊断与对症治
摘要:目的:分析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撷取了79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接受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观察79例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后,脊柱结核患者的VAS评分、ESR、后凸角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2个者。包括男性、女性各45例、34例;年龄收集范围18~73岁,平均年龄为(45.
目的:分析对比基于突发性聋患者近期与远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过去我院收治的100名突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两个
原小檗碱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异喹啉生物碱,可分为原小檗碱型、双芐基异喹啉型、阿扑芬型等几类,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肿瘤、降血糖、抗炎、降血脂、抗老年痴呆、抗心律
目的:观察针灸、理疗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的64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针灸、理疗结合中
目的:对失眠症病人利用中医传统疗法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失眠症治疗的37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失眠症
目的 探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探析.方法 选取于2017年1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