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的救赎——王朔与犬儒主义关系探析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朔是中国当代作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20世纪八九十年代,王朔以叛逆乖戾的形象在文坛名噪一时,也因此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王朔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创作视角,与发源于古希腊的重要哲学派别——犬儒主义关系密切。犬儒主义集中表现在反知识、反秩序、反传统等方面。犬儒主义者具有玩世不恭与虚伪世故的性格表征,他们试图以破坏的行为来寻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王朔被动地接受了犬儒主义的影响,他对传统道德标准进行贬低与嘲弄,从而造成消解的效果。 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重在阐释当代语境下的犬儒主义思想。包括介绍犬儒主义思想的缘起与流变,及它与中国文化语境结合后的独特性。第二章重在分析王朔小说对犬儒主义的表现。包括两个方面,即王朔通过情节设计来展现对犬儒主义的附和与脱离,以及王朔通过人物塑造来展现上层与下层两种犬儒主义者的形象。第三章探究王朔犬儒主义思想的来源。包括王朔外部生存环境的犬儒化影响以及王朔自身的犬儒化因素。第四章论述王朔式犬儒主义思想的意义与局限。指出在一定程度上,犬儒主义思想使王朔成为释放者、揭示者与启蒙者;同时也使其具有是非同一与只破不立的错误价值观。从而推断出犬儒主义对王朔及其读者的心灵只能是一场虚伪的救赎。通过以上四章的阐述,本文试图以犬儒主义这个视角,对王朔以及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提出一些新的构想。
其他文献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张贤亮是写男性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位,他的作品对男性灵与肉的描写已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为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不可企及的。本文以张贤亮的小说作为论述的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词风格的集大成者。他继苏轼“以诗为词”之后,大胆革新,“以文为词”、“以气为词”,开创了风
《礼拜六》周刊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通俗文学刊物。它创刊于清末民初的上海,在20世纪曾经两度引起文学市场的轰动,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作为鸳鸯蝴蝶派的文学
文学的图像传播是我国明清时期戏曲小说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古代最倚重的传播手段之一。图像传播不仅在今日技术发达的时代得到重视,在中国古代同样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如何看
王女士的女儿王丽(化名)是一位能干的“白骨精”,“独立自主”地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也耽误了她的个人问题,拖到35岁还是“孤家寡人”。女儿的这种情况让王女士很焦虑,就时不时的“提醒”女儿,女儿受不了母亲这种紧追不舍的“逼婚”方式,多次动过自杀轻生的念头。七夕节这天王女士又借题“逼婚”,让她女儿突然爆发了,当场就要以死相抗……王女士吓坏了,不得已将女儿带到医院,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念叨”
期刊
目的通过应用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预测北京奥运会期间病媒生物危害与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指数,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带来的危害,避免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或流
中国(8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表明,在中国77.3%的已婚女性掌握着家中的财权。一般来说,男性收入普遍比女性高,可为什么偏偏是女性在主管家庭财政呢?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女性的生理条件比男性脆弱,因此在需要力量才能生存的原始社會,她们比男性更少直接参与残酷的生存竞争。而她们就会运用女性天生的细腻和敏感,通过掌管家庭财物来间接参与生存活动,体现自身价值。今天,这种心态已被广大女同胞所继承。  另外
期刊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引发了一波又一波讨论,都说女主角罗子君成功完成了从圈养的金丝雀到独立女性的华丽逆袭,且不说剧终时她是否做到了真正的独立,仅从一个心理医生的角度来看,这转变也太惊人了。绝不仅仅是逆袭那么简单,完全是人格改变,重新投胎再造新人了。  所谓人格,通俗讲叫性格,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里的“秉性”就是指人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