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人口拥挤的国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消费者所处的环境越来越拥挤。近年来,消费者行为领域对拥挤的关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这些研究基本上全是实证研究,一些研究发现,社会拥挤和空间拥挤能够降低消费者的正性情绪和购买行为,例如引起焦虑和压力,降低购买意愿和惠顾意愿。另一些研究则发现,拥挤可以强化正性情绪和购买行为,如增加愉悦情绪和促进产品购买。这些研究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鲜有学者对之进行深入解释。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元分析,找出以往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的原因,并整合出拥挤研究的理论框架。本文根据社会心理学和拥挤的相关研究,通过元分析方法获得了38个研究、79个样本的131个效应值,样本总量达到38945。分别探讨了两类拥挤(社会拥挤和空间拥挤)对消费者情绪和购物反应(趋近型购物反应与回避型购物反应)的影响,并尝试找出以往研究结果表现出异质性的原因。在编码系统中,笔者和导师独立编码数据,并通过讨论解决编码结果中的差异。一方面,本文分析了社会拥挤和空间拥挤对消费者情绪和购物反应的影响。另一方面,探究了情境因素和样本来源的调节作用,如购物环境类型,研究情境的真实性,东西方国家样本和是否为学生样本。从情绪层面来看,社会拥挤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极情绪;空间拥挤负向影响消费者积极情绪,正向影响消极情绪。从购物反应层面来看,社会拥挤会显著增强消费者的趋近型购物反应(ρ=0.208,N=28624),增加风险规避,并负向影响消费者的购物态度和意愿(ρ=–0.135,N=10094);空间拥挤对消费者趋近型购物反应的影响并不显著,但能负向影响回避型购物反应(ρ=–0.409,N=3223)。进一步的调节分析发现,购物环境类型、研究情境真实性、是否为学生样本和不同国家地域样本都能够在拥挤与消费者情绪和购物反应的某种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综上所述,本篇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对消费行为领域中的拥挤研究进行定量文献分析,提出了整合型的拥挤研究框架。检验了情境因素和样本特征对拥挤与消费者情绪和购物反应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有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的原因。其次,在方法层面校准了拥挤与消费者情绪和购物反应之间关系的效应值的大小,从多角度对社会拥挤和空间拥挤对消费者情绪和购物反应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对比,理论上推进了已有的拥挤研究。此外,本研究也为管理者的营销实践提供了管理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