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甘遂炮制工艺与醋制减毒增效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山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slml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生甘遂为研究对象,在对其不同提取部位毒性大小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运用热分析技术,分析生甘遂不同提取部位的热解燃烧特性,得到醋甘遂炮制的最佳温度点;以大戟二烯醇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曲面实验优化醋甘遂炮制工艺;借助于利尿实验及急性毒性实验、肠道毒性实验,研究甘遂醋炙前后药效作用及其毒性的变化,并从抗炎因子、促炎因子的水平对甘遂炮制减毒的机理进行初步探究。方法1.以生甘遂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为研究对象,运用CCK-8法及LDH活性检测法,比较生甘遂不同提取部位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IEC-6细胞)毒性的大小,进行毒性部位的筛选。2.运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技术,对生甘遂粉末、甘遂对照药材粉末、甘遂不同提取部位进行热解燃烧特性的研究,得到醋甘遂的最佳炮制温度点。3.以甘遂中大戟二烯醇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实验研究加醋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醋炙甘遂炮制工艺的影响,优选出最佳炮制条件。4.建立小鼠水负荷模型,进行甘遂不同炮制品对水负荷小鼠利尿作用的对比研究。5.以ICR小鼠为研究对象,在急性毒性实验的基础上得到生甘遂与醋甘遂的LD50值;选取合适的药物浓度,开展小鼠胃排空及肠推进实验,研究生甘遂与醋甘遂对小鼠胃肠道毒性的影响。6.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甘遂生品、醋炙品对大鼠胃肠道的病理损伤情况,测定肝脏、脾脏、肾脏指数以及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IL-4、IL-10水平,研究甘遂醋炙减毒的炮制机理。结果1.CCK-8细胞增殖-毒性检测结果与LDH活性检测实验结果一致,提示生甘遂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各部位毒性大小顺序为: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2.根据生甘遂不同提取部位热解燃烧特性的不同,以挥发分释放阶段为主要分析对象推断出甘遂醋炙的最佳炮制温度点为276.4℃,炮制温度上限为329.4℃。3.醋甘遂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取生甘遂适量,加入米醋量为30%,在270℃下炒制3.5 min。4.在给药12h后,阳性组及各给药组均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给药36h后,阳性组、生甘遂高剂量组、醋甘遂高剂量组表现出较强的利尿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即阳性药在给药后3h内利尿作用较强,36h内逐渐减弱;而生甘遂高剂量组及醋甘遂高剂量组在给药36h之间利尿作用升高,提示甘遂高剂量利尿作用持久。5.通过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得到生甘遂的LD50为77.91±5.88 g/kg,95%置信区间为79.469-103.80 g/kg,醋甘遂的LD50为129.89±3.25g/kg,95%置信区间为112.88-149.49 g/kg。从胃排空及肠推进实验中可以得到,生甘遂各剂量组与醋甘遂各剂量组对小鼠的小肠推进作用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除生高组以外的其余各给药组的胃残留率均极显著小于空白组(P<0.01),说明甘遂不同炮制品对胃排空具有促进作用,并且生甘遂对胃排空及肠推进的促进作用均强于醋甘遂各组。6.通对大鼠十二指肠和空肠进行病理学检测发现甘遂生品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包括粘膜绒毛上皮细胞水肿、增生、坏死、脱落等现象,不同剂量组之间,随剂量升高,刺激作用愈加显著。而不同炮制品之间,醋炙品对肠道的刺激作用较轻。同时,甘遂生品各剂量组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生高组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相比,醋低组、醋中组、醋高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甘遂醋炙后降低对大鼠的肝脏毒性、脾脏毒性。而中、高剂量的生甘遂、醋甘遂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对大鼠肾脏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生甘遂高剂量组的损伤作用最强,而低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剂量的生甘遂与醋甘遂对肾脏无毒性。从甘遂生品与醋炙品对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得知,甘遂醋炙品与生品相比IL-4、IL-1β的水平较高,TNF-α、IL-6、IL-1β水平相对较低。结论本研究在甘遂毒性部位确认的基础上,运用热分析技术分析甘遂不同提取部位的热解特性,得到甘遂醋炙的最佳温度点为276.4℃。以此温度点为参比,运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醋甘遂的工艺参数,即加醋量为30%,270℃下炒制3.5min。在生甘遂与最佳炮制工艺制得的醋甘遂的药效及毒性的对比中发现,醋甘遂具有减毒存效的作用,其作用的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的水平相对升高,可见甘遂醋炙后毒性降低可能与纠正抗炎因子与促炎因子之间的失衡有关,为甘遂的炮制减毒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采用中药塌渍治疗寒凝气滞型原发性痛经与应用少腹逐瘀颗粒对照,观察中药塌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近10余年来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此治疗方法临床推广及
河流是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塑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区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总体布局的高度,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城市
研究背景和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简称肝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排在第六位,每年全世界的发病是62.6万,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11万人,占全世界肝
研究背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发的全身性疾病,我国发病率9.4%,国外报道7%-12%,迄今为止仍然是母婴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该疾病最
船舶柴油机排放的氮氧化物对海洋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随着排放法规的逐步完善和日益严格,给船舶柴油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柴油机喷油规律直接影响缸内混合气的形
研究背景和目的肿瘤是人类健康的最大危害因素之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的加剧,全球癌症负担持续增加。据GLOBOCAN估计,2008年大约有1270万新发癌症病例和760万死亡病
目的:初步筛选靶向DPC4的miRNA,并探讨此niRNA对DPC4的转录后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结合基因芯片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可能靶向DPC4基因的miRNA; Real-time PCR检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基因多态性在医学方面的应用。要分析基因多态性,首先要得到DNA。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是分子流行病学、法医学和遗传学研究中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重要意义已被各国广泛认同。近年来,军队将价值观培育和文化建设提高到了战略高度,全军掀起了价值观培育和文化建设的高潮。2008年底,时任中央
我国社会团体立法虽取得一定成就且格局基本形成,但存在立法价值以国家为本位、立法滞后于社会现实、立法层次较低、社会团体及其成员权利保障及救济内容不完善、社会团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