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超表面的涡旋波束调控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hong1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涡旋波是一种携带轨道角动量的非平面电磁波,其具有多个正交模态和螺旋状形式的等相位面,可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成像、目标探测等多个领域。涡旋波的产生和调控是电磁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话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电磁超表面因其能够灵活地调控电磁波波前且对电磁波具有异常的电磁响应特性,受到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它可以按照人为要求设计,将亚波长单元进行不同规则的周期排列,从而对电磁波的多个指标参数进行操控。本文从电磁超表面出发,主要提出了两种新型的涡旋波设计调控方法,并且进行了加工和实验测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相位调控超表面阵列,研究了涡旋波和贝塞尔波束调制器,并同时实现了传输和反射双方向上的圆极化波束调控。首先利用Pancharatnam-Berry相位原理,结合补偿的涡旋相位,在透射和反射方向同时产生不同圆极化的涡旋波,增益均达到18d B以上,且产生了较好的圆极化涡旋相位。其次,加载锥形相位分布,设计了零阶贝塞尔波束产生器,同时验证了其在10GHz处无衍射和自汇聚的电磁特性。最后,矢量叠加锥形相位和涡旋相位,设计了产生一阶贝塞尔波束的全空间调控的电磁超表面,从电场分布来看,加载了锥形相位后,涡旋波的衍射发散效应明显降低,且圆极化涡旋相位完好。上述提出的三个电磁超表面设计模型的实验测试和仿真结果吻合的较好,均符合理论的设计要求。2.基于全息阻抗表面,分别利用标量和张量阻抗实现圆极化波调控研究。全息阻抗表面具有剖面低和易共形等优点,属于电磁超表面的范畴。利用参考波和目标辐射波的干涉思想进行周期阻抗调制。首先,提出标量圆极化阻抗表面设计模型,在传统全息阻抗基础上修改阻抗分布,在非相位匹配频率12GHz及主波束方向45度处,获得左旋圆极化波分量最大增益为19.2d B,从而实现标量阻抗对电磁波极化的调控。其次,结合标量阻抗提取和调制的思想,设计张量阻抗表面调控右旋圆极化涡旋波。在工作频率17GHz处,右旋圆极化分量最大增益17.8d B。结合近远场特性,证实了张量全息阻抗表面可调控右旋圆极化涡旋波。从仿真结果来看,两个全息阻抗表面天线均符合理论设计的要求。
其他文献
在传统Al-Cu合金中添加Mg元素后形成了Al-Cu-Mg合金,Al-Cu-Mg合金作为传统耐热铝合金代表之一,因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传统的Al-Cu-Mg合金因其在温度高于150℃条件下服役时力学性能出现明显下降,因此不再能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其性能的要求。在Al-Cu-Mg合金基础上加入微量Ag的Al-Cu-Mg-Ag合金不仅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而且还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和较
目的 探究现代放疗技术的术后放疗,在完整切除Masaoka-Koga Ⅱ/Ⅲ期胸腺瘤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纳入2000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行完整切除术或完整手术切除后行现代技术放疗的Masaoka-KogaⅡ/Ⅲ期胸腺瘤患者并分析。采集了临床、病理、治疗和随访信息。共244例符合筛选条件,其中51例(20.9%)伴有重症肌无力。Masaoka-Koga 分期为 Ⅱ 期者 172 例(70.5
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基于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系统的直流微网快速发展,由于超级电容电压在大范围波动,需要一种宽增益DC-DC变换器将其连接至直流微网母线。针对现有变换器在输入电压大范围变化时难以达到宽增益的效果,且端口电压波动限制软开关实现的问题,本文提出可变三电平谐振型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并对其电压变换范围和软开关特性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宽增益DC-D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及
众所周知,药品研发周期长、耗费成本高、开发失败风险高。有数据显示,美国原研药一般平均需要耗费10-15年以上及平均18亿美元巨额开发成本,因而,20年的专利保护期就成为了新药开发者能够依赖的核心利益保护路径,也因此,药品领域对专利保护的依赖性位居各技术领域之首。随着近几年原研药专利大量到期,仿制药企业纷纷投入到提起专利无效的进程中以加快仿制药的面世。据相关统计显示,在中国专利复审阶段,几乎大于75
目的:对目的蛋白LPQH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原核表达及纯化,将获得的目的蛋白作用于小鼠Ana-1巨噬细胞,检测其对体外细胞NLRP3炎症小体激活作用和细胞死亡的影响,以了解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脂蛋白LPQH在宿主巨噬细胞免疫-MTB感染相互关系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以LPQH为靶点的治疗方法或新型疫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NCBI Ge
目的:通过比较多模式镇痛全身麻醉与传统模式镇痛全身麻醉,明确多模式镇痛对妇科腹腔镜术中芬太尼用量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9月至12月因为妇科良性疾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33例(多模式镇痛组,M组)全身麻醉采用了联合应用芬太尼、瑞芬太尼、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及持续静脉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超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所需求的空间模式发生了较多变化,场所的业态和形态对信息技术的植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双向的互动模式朝着更加智能化的趋势发展,试图打破静态体验,寻求多位“不稳定”的因素充斥滨江空间,有效将人——自然——城市进行高效的结合。通过人出行方式的重新定义展开空间叙事,以解决山地城市滨江多年旧疾以及最大化处理消落带所呈现的设计思考,总体回归自然而然的有机运转模式。全文共分
目的:探讨基于T1WI、FS-T2WI的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脂肪肉瘤组织病理学亚型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0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
约翰·福尔斯是战后英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很多女性主义批评学者把福尔斯奉为女权主义者。然而,由于自身性别局限以及父权制社会对其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福尔斯并未能成为
量子态的非经典性和光场强度关联成像是量子光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分别从量子关联角度研究Dirac-Pauli量子态的非经典性,从光场关联角度研究莫尔条纹在单像素成像中图像水印的加密解密应用。第一部分从联合概率分布的角度对Dirac-Pauli量子态的非经典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SU(4)群中Dirac-Pauli量子态密度矩阵的表示形式,将量子态的非经典性研究从Su(2)群拓展到了Su(4)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