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以应用与实践为主要特点的专业,旨在向社会尤其是旅游行业提供所需的旅游管理类人才。近年来,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学历层次的上移也促使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化,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内在特点,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研究课题,系统阐述了实践基地建设的理论基础,从校内实践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两个场域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学、经济学及教育学视角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改善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措施。本文具体研究如下几个问题:其一,对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的概念进行解析,阐述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与共赢理论,为本文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两个场域揭示基地建设中实践型教师缺乏、硬件设施较差、制度性管理与规范的缺乏等问题,并从多学科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三,对北美的CB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与模拟公司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与作用进行阐述,揭示其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启示。其四,系统研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原则、目标与内容,根据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溯源,提出加强校内实验室与实训室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育与选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