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蜂王浆是蜂王和3日龄以内幼虫的食物,由哺育蜂的咽下腺和上颚腺分泌。蜂王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宝贵的天然保健资源。中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蜂王浆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这与我国的王浆高产蜂种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入研究王浆高产分子机制,开发王浆高产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充分发挥王浆高产蜂种的种质资源优势,对我国的养蜂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王浆高产蜜蜂和王浆低产的美国意大利蜜蜂为研究对象,采用SLAF-seq(specific 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对其进行单体型测序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子标记开发,然后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筛选出21个与王浆高产性状相关的SNPs,并在这些SNPs附近定位到83个基因。进一步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这些候选基因进行功能分析,GO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神经系统的发育、蛋白酶的活性和组织器官的发育等过程;KEGG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参与了信号通路、神经受体和配体的形成、营养物质的合成与代谢等24个代谢途径。此外,为进一步验证候选的SNP标记,我们另外采集了王浆高、低产蜜蜂各50只,对候选的21个SNPs开展验证检测,通过PCR扩增、DNA测序分析和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验证了 3个SNPs在王浆高、低产蜂群中出现的概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并对这些位点附近的基因: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相关的脂质转移蛋白13(StARD13)、DNA甲基转移酶3(Dnmt3)、blistery(by)基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为王浆高产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的筛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