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形象认同与传播——以中、印两国为例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y200611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8年到2008年,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进行了整整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是一个世界奇迹,世界在惊讶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的同时,也开始担心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到底是一种威胁的崛起,还是提供了另一条不同于美国的发展之路。对中国而言,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冲击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什么?”的问题困扰着世界,也困扰着很多中国人。  “软实力”理论提出以后,风靡中国,引起了理论界的热烈讨论,其中,又以此理论的提出国——美国,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时间关于中美国家形象的比较研究方兴未艾。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截然不同。  本文选取了与中国境遇相似的邻国——印度作为参照物,试图从中印的比较中,勾勒中国的国家形象,找到中国形象的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经济的发展,使国家形象的提升成为需要,如何认识自身、传播自身,树立主权国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形象是本文力求讨论的。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跨学科比较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运用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运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文化认同”、“国家形象”和“建构主义”等概念,与传播学内容相结合,着重研究了国家形象的构建应以文化间的交流、传播和认同为基础;第三部分,则借鉴了比较文学的相关知识,对中国和印度的文化及新闻事业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一部分,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纽约时报》中关于中国和印度的报道做了简要的数据分析,从而找出中国媒体在树立中国良好国家形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探寻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他文献
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表现手段与沟通手段,在中国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写博”热潮。小至普通民众大至各界名流,莫不以各种方式加入其中。  国内的博客研究,主要还是在传播学的基本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期刊
在传统人际交往中,美国传播学者Paul F.Lazarsfeld等人发现的“舆论领袖”一直扮演着中介者的角色,它是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的评价员、转达者。本文以国际自媒体涉华舆论领袖作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正在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网络空间,已然成为信息与意见交流的核心平台,为网络公众自我表达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借助网络论坛、网络博客等意见
《扬子晚报》是江苏省第一家晚报,也是目前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生活类日报。《扬子晚报》在创刊以来的短短20年时间内曾经成功地创造了中国报业市场上诸多个“第一”,造就了万
科普网站作为网络科学传播的载体之一,在传播科学知识方面占据着一席之地。近年来,以果壳网为代表的科普网站在传播科普小知识、粉碎科学谣言方面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对这些科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