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并发症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以期更加详细、准确的描述肿瘤患者上臂植入输液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规律,并筛选相关危险因素,为相关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8年12月1961名(年龄11~86岁,平均58.86±11.25岁)接受上臂输液港植入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1172例(59.8%),女789例(40.2%)。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 Seldinger 置管技术,于上臂植入输液港。对患者一般资料、置管情况、上臂TIAP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及血栓发生率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上臂TIAP相关静脉血栓及感染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
在 1961 名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中,植入技术首次成功率为99.75%(1956/1961),二次成功率100%(1961/1961)。随访580031个导管日,共发生并发症139例(7.1%),其中早期并发症41例,晚期并发症98例。并发症包括:输液港相关感染43例(2.2%),导管静脉血栓24例(1.2%),囊袋出血4例(0.2%),港体翻转19例(0.9%),皮肤破损7例(0.4%),导管堵塞6例(0.3%),继发导管移位5例(0.3%),导管相关性上肢运动受限 23 例(1.2%),上肢静脉回流障碍 7 例(0.4%),神经损伤 1例(0.1%)。无输液港相关死亡事件发生。
在1961名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中,24例患者出现输液港相关症状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2%(24/1961)。上臂TIAP植入后至血栓确诊时间为55.29±73.17天(2-334 天)。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P<0.01)和导管继发异位(P<0.01)与上肢静脉血栓(UEVT)风险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RR=18.59,P<0.01)和导管继发异位(RR=55.47,P<0.01)是上臂输液港相关 UEVT 的两个重要独立预测因子。
在1961名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中,43例患者出现输液港感染症状,发生率为2.2%(43/1961)。上臂TIAP植入后至感染发生时间为116.88±95.39天(7-377天)。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1)、导管直径(P<0.01)、上肢静脉血栓(UEVT)(P<0.01)及是否住院(P<0.01)与感染风险显著相关。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RR=0.35,P<0.05)、上肢静脉血栓(RR=31.59,P<0.01)和导管直径(RR=2.81,P<0.01)是上臂输液港相关感染的三个重要独立预测因子。
研究结论:
(1)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上臂输液港植入并未有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具有创伤小,不影响美观,患者更适应手臂输液,洗澡方便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2)上臂植入输液港并发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提示感染和导管继发异位是上臂输液港并发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3)上臂植入输液港并发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提示上肢静脉血栓、男性及导管直径是上臂输液港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探讨肿瘤患者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并发症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以期更加详细、准确的描述肿瘤患者上臂植入输液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规律,并筛选相关危险因素,为相关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8年12月1961名(年龄11~86岁,平均58.86±11.25岁)接受上臂输液港植入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1172例(59.8%),女789例(40.2%)。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 Seldinger 置管技术,于上臂植入输液港。对患者一般资料、置管情况、上臂TIAP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感染及血栓发生率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上臂TIAP相关静脉血栓及感染危险因素。
研究结果:
在 1961 名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中,植入技术首次成功率为99.75%(1956/1961),二次成功率100%(1961/1961)。随访580031个导管日,共发生并发症139例(7.1%),其中早期并发症41例,晚期并发症98例。并发症包括:输液港相关感染43例(2.2%),导管静脉血栓24例(1.2%),囊袋出血4例(0.2%),港体翻转19例(0.9%),皮肤破损7例(0.4%),导管堵塞6例(0.3%),继发导管移位5例(0.3%),导管相关性上肢运动受限 23 例(1.2%),上肢静脉回流障碍 7 例(0.4%),神经损伤 1例(0.1%)。无输液港相关死亡事件发生。
在1961名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中,24例患者出现输液港相关症状性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2%(24/1961)。上臂TIAP植入后至血栓确诊时间为55.29±73.17天(2-334 天)。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P<0.01)和导管继发异位(P<0.01)与上肢静脉血栓(UEVT)风险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RR=18.59,P<0.01)和导管继发异位(RR=55.47,P<0.01)是上臂输液港相关 UEVT 的两个重要独立预测因子。
在1961名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患者中,43例患者出现输液港感染症状,发生率为2.2%(43/1961)。上臂TIAP植入后至感染发生时间为116.88±95.39天(7-377天)。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1)、导管直径(P<0.01)、上肢静脉血栓(UEVT)(P<0.01)及是否住院(P<0.01)与感染风险显著相关。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RR=0.35,P<0.05)、上肢静脉血栓(RR=31.59,P<0.01)和导管直径(RR=2.81,P<0.01)是上臂输液港相关感染的三个重要独立预测因子。
研究结论:
(1)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上臂输液港植入并未有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具有创伤小,不影响美观,患者更适应手臂输液,洗澡方便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2)上臂植入输液港并发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提示感染和导管继发异位是上臂输液港并发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3)上臂植入输液港并发感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提示上肢静脉血栓、男性及导管直径是上臂输液港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