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星形细胞瘤IDH1突变型和野生型的MRI特点,探讨星形细胞瘤MRI特点与IDH1突变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星形细胞瘤的患者65例,术前患者均行颅脑核磁共振检查,术后标本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IDH1蛋白表达情况。选取4项磁共振影像学指标:肿瘤强化程度、肿瘤界限情况、有无囊变、瘤周水肿程度。分别统计IDH1突变型星形细胞瘤和IDH1野生型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应用统计学软件计算其统计学差异,分析星形细胞瘤MRI特点与IDH1突变状态的相关性。结果65例病例中星形细胞瘤IDH1突变型24例,IDH1野生型41例,总突变率36.92%。在IDH1突变型组中,轻中度强化的21例,重度强化的3例;肿瘤界限清楚的9例,肿瘤界限模糊的15例;无囊变的19例,有囊变的5例;瘤周轻度水肿的20例,瘤周重度水肿的4例。在IDH1野生型组中,轻中度强化的13例,重度强化的28例;肿瘤界限清楚的14例,肿瘤界限模糊的27例;无囊变的14例,有囊变的27例;瘤周轻度水肿的15例,瘤周重度水肿的26例。星形细胞瘤的IDH1突变状态与肿瘤强化程度、有无囊变、瘤周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与肿瘤强化程度、瘤周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形细胞瘤IDH1突变状态与肿瘤增强程度、有无囊变、瘤周水肿程度相关,而且在低级别组及高级别组中其结果基本一致。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与增强程度、瘤周水肿程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