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千年未有之变”。在这一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并行,全球化与网络化的叠加,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加速,离婚率的增高势所必然。作为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域文化的特殊性较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东北地区,呈现出了高离婚率的特征。可见,高离婚率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对其宏观影响因素和微观影响因素的分析,将有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个案的深度访谈,研究了东北地区高离婚率现状、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成因。研究发现:东北地区的离婚率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离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离婚率的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本论文从冲突理论等视角详尽解读了东北地区高离婚率的主要成因:从宏观影响因素看,主要来自于社会阶层的分化、法律制度变革、婚姻观念嬗变和网络社会崛起的影响;从微观影响因素看,主要来自家庭功能弱化、婚姻生活的高期待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转型期东北地区高离婚率问题的几点建议:主要包括从伦理道德方面树立健康文明的婚姻观念,减少非理性及恶意的离婚结婚现象,强化婚姻当事人的家庭责任感;从法律制度方面,完善现行法律,通过结婚一段时间内禁止离婚,别居制度,苛刻条款来限制草率离婚和结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离婚救助制度,切实保护在婚姻中较弱势一方及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加大对生活困难的单亲家庭扶助力度。同时也指出,离婚为解决转型期东北地区家庭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它是婚姻关系的终结点同时也是更美好生活的开始。只要通过婚姻观念和法律制度两方面的正确引导,充分保障离婚制度的正常运转,那么以爱情为基础的现代婚姻就有了坚实基础,离婚的负面影响就可以降到最低,为转型期东北地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庭提供坚实的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一是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社会宏观和微观两层全面探讨东北地区的高离婚率问题;二是充分利用最新数据对东北地区离婚率的态势进行跟进研究,描述最近几年东北地区的离婚现状并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为东北地区高离婚率发展态势研究提供了支持;三是采用深度访谈与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避免了因只用一种研究方法而产生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