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微小病灶是指临床触诊阴性,经彩超检查发现的最大径≤1.0cm的乳腺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这类小病灶在日常的体检和门诊就诊患者中很常见。但乳腺微小病灶的规范化治疗原则,尚不统一。为了避免早期乳腺癌的遗漏以及对乳腺微小病灶的过度治疗,乳腺微小病灶处理方式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彩超上最大径≤1.0cm的乳腺微小病灶的处理原则。方法:以吉林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2009年4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入组的1040例彩超检查发现可能为良性乳腺微小病灶(≤1.0cm)的35~70周岁的女性患者为对象,按钼靶BI-RADS分级分成BI-RADS≤3级和BI-RADS4级两组进行部分立即活检和部分短期彩超随访观察分析并对变化明显的随访病灶进行及时活检。采用计数资料的描述性统计方法(相对数指标),率来计算乳腺微小病灶恶性的发病率。对两组的一般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的统计方法,检验水准α=0.05。统计软件采用SPSS 18.0。结果:(1)BI-RADS≤3级组共1004例,立即活检43(4.3%)例,病理结果均为良性,随访933(93.0%)例,随访期间因病灶变化明显活检4(0.4%)例,病理结果为良性,28(2.8%)例失访。BI-RADS4级组共36例,立即活检29(80.6%)例,病理结果为良性,随访7(19.4%)例,随访期间因病灶变化明显活检5(13.9%)例,2(5.6%)例为恶性。(2)两组共940例患者进行了最长时间为21个月,最短时间为3个月的随访,530(56.4%)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931(99.0%)例随访期间病灶稳定。(3)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时,在家族史、生育史、哺乳史方面有统计学意义,家族史x2值=17.634,P=0.000;生育史x2值=36.378,P=0.000;哺乳史x2值=10.638,P=0.000。结论:(1)首选处理方法全组乳腺微小病灶(≤1.0cm)的恶性率为0.2%,对彩超上发现的可能为良性小病灶不建议立即活检,首选短期彩超随访,密切观察。(2)随访期间活检指征在短期彩超随访过程中,当病灶同一径线间歇性增长30%或病人精神过度紧张,我们建议活检,即随访过程中活检的指征为:1)(随访n+1次时肿物大小—随访n次时肿物大小)/随访n次时肿物大小≥0.3, (n≥1)或2)病人精神过度紧张(3)随访的间隔时间本研究应用彩超对乳腺微小病灶进行短期随访,随访频率为每3个月一次,结果表明每3个月一次的随访频率是合理的,能够及时监测出早期乳腺癌的发生。(4)立即活检的指征在BI-RADS4组活检的患者中,5.6%为恶性。对于BI-RADS4级患者,我们建议立即活检。此外,在BI-RADS≤3级患者中,具备以下两项者我们建议立即活检:1)未生育2)未哺乳3)有乳腺癌家族史4)精神过度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