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的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空间场所,是我国的大中小城市空间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得到广泛建设。但是,高速发展与快节奏生活的背后蕴含众多资源环境与社会问题,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同样造就大量脱离人体行为尺度与活动需要的失落空间。1999年在意大利兴起的“慢城运动”开始对高度发展与快节奏生活进行反思,成立全球范围内的慢城组织联盟,鼓励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生态小城镇加入,倡导闲适从容的慢节奏生活方式。基于以上背景,文章以慢城理念为指导,提出慢公共空间的概念,研究公共空间的慢属性特征,分析现状慢公共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追溯造成现状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基础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城市慢公共空间系统建构重点,研究公共空间的慢化规划设计方法,试图对今后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及建设更新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文章所建构的慢公共空间系统构成以公共空间为核心,包括慢核、慢区、慢廊、慢节点四大要素,提出系统建构的重点在于:规划“慢空间”系统重点区域、衔接“慢空间”与城市交通系统、联通“慢空间”系统网络。城市慢公共空间慢化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包括四大部分,首先,指出混合使用对于公共空间慢化的基础意义;其次,从行为与感知两方面综合论述公共空间慢化设计方法;第三,从快慢空间隔离设计和交通稳静化设计两方面研究如何规划相对独立与安静的公共空间;最后,从街区平面形态、立面界面和空间尺度三方面论述提高慢公共空间可步行性的慢化规划设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