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研究——基于PPP模式的探讨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02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为农村生产和生活提供配套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但由于人员、技术、资金等多种因素特别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限制,导致了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极度缺乏、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老化、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严重。传统的基础设施项目依靠地方政府建设和维护,资金全靠财政投入和民间捐助,建设资金缺口很大,无法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因此探寻多渠道的农村基础设施资金筹集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筹集问题大多集中在财政支持、银行贷款等方面,对通过PPP模式进行融资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为此,本文基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缺乏和专业管理人才稀缺的现实,借鉴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和运营模式以及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农村8亿人口分散居住,收入较低等特点,研究公私合作的新机制。以期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乏和管理维护欠佳的现状,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代化程度,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这既有利于丰富农村基础设施PPP方式融资的理论,也能更好地指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践。   论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投资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演绎法等,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为核心,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筹集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6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创新点。第二章,农村基础设施及PPP模式概述。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说明了农村基础设施的特征与基本类型,对农村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模式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说明。第三章,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介绍了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经验,并得到了相关的启示。第四章,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全面推广PPP模式的现实分析。首先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公私合作模式的历史演变和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全面推广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五章,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行PPP模式的对策,提出了PPP模式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中的应用思路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PPP模式,并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丰富了PPP模式的应用领域,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开辟了新的渠道,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限于作者学识有限,提出的对策建议还有不足之处,有待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COVID-19)危机的持续蔓延威胁着城市和社区中最脆弱的人群,尤其是生活在贫民窟和非正式住区的十亿人口,包括难民、国内流离失所者和移民.为了应对此次危机,联合国人
期刊
针对《电工基础与电器组装实践》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笔者以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知识点为例,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相结合,将日光灯电路作为实验,把理论
“少教”一词,并不是字面上的减少对学生的教学工作,而是有针对性的、启发式的教学,将精华之处挑选出来传授给学生.“多学”指的是在老师指导后,学生多进行自主学习,独立的思
税收规避能够降低企业税负,增加现金,是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将本应分配给政府的利润留存下来,增加企业税后现金流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显性或隐性的税收成本及非
程序设计课程是一般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技术基础必修课程.本文以C程序设计语言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寻求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
学位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术课,也是机电类专业最基本的基础课之一.本人结合本校机电类专业的专业特点、学生情况及课程要求等,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国有外贸企业曾经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力军,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外贸垄断地位的丧失,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以及近几年国内人口红利消失,原材料成本上升,中国制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深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振兴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包括鼓励有实力的图书出版类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战略并购,打造资产过
摘 要: 新课程强调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变革;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具體阐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效课堂 生物实验教学 激发兴趣 培养能力  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很好或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构建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