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COPD大鼠模型,揭示COPD大鼠膈肌纤维类型的适应性改变及膈肌细胞的过度凋亡。材料与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初始体重200±10g)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和COPD模型组,每组20只。模型组大鼠置于烟雾浓度为5%的密封熏箱(47.0cm×31.5cm×49.0cm)内(每天2次,每次30分钟,间隔8小时,共28天),第1天和第14天向大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LPS)200ug/只,注药当天不进行烟熏。健康对照组大鼠置入密闭箱内但不进行烟熏,第1、14天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200ul/只。第29天将大鼠处死取膈肌及肺,通过两组大鼠肺组织的HE染色,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通过膈肌电镜检测,证实模型组膈肌细胞凋亡的存在;通过TUNEL检测两组大鼠膈肌细胞的凋亡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Fas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Caspase-3基因表达;通过ATP酶组织化学滴染法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染色法进行膈肌纤维分类染色。结果:第28天后,大鼠肺组织的HE染色证实,COPD组大鼠建模成功,COPD模型组大鼠膈肌细胞的凋亡率,Fas蛋白及Caspase-3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相对于健康对照组,COPD模型组大鼠膈肌I型纤维比例有所增加、Ⅱ型纤维比例有所减少,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OPD的发生过程中存在膈肌细胞过度凋亡及纤维类型的改变, Fas/FasL途径参与了膈肌细胞凋亡调控。目的:通过噻托溴铵对COPD大鼠模型的干预,探讨噻托溴铵对COPD大鼠膈肌细胞过度凋亡及膈肌纤维类转变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COPD模型组和噻托溴铵干预组,每组20只。模型组大鼠置于烟雾浓度为5%的密封熏箱内(47.0cm×31.5cm×49.0cm)(每天2次,每次30分钟,间隔8小时,共28天),第1d和第14d向气管内注射脂多糖200ug。健康对照组大鼠放入密闭箱内但不进行烟熏,第1、14天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200ul。噻托溴铵干预组每天烟熏前30min,雾化吸入噻托溴铵(0.12mmol/L),第29天将大鼠处死取膈肌及肺,检测各组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测量各组膈肌的凋亡率、Fas蛋白、Caspase-3及Fasl基因表达。通过ATP酶组织化学滴染法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四唑氧化还原酶(NADH-TR)染色法进行膈肌纤维分类染色。结果:第28天后COPD模型组大鼠膈肌细胞的凋亡率,Fas蛋白的表达及Caspase-3、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噻托溴铵组病Fas蛋白表达及Caspase-3、Fasl基因的表达均小于COPD造模组(P<0.01)。同时相对于健康对照组,COPD模型组大鼠膈肌I型纤维比例有所增加、Ⅱ型纤维比例有所减少,噻托溴铵干预组介于两者之间,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OPD的发生过程中存在膈肌细胞过度凋亡, Fas/FasL途径参与了膈肌细胞凋亡的调控,噻托溴铵的干预可改善膈肌细胞的过度凋亡及阻止膈肌纤维类型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