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认理论是当代西方哲学的热点。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如何实现合理性与合法性的重建?法兰克福学派第四代领导人物霍耐特提出承认理论予以解决。它的提出不仅是霍耐特缝合分裂社会世界的积极尝试,而且蕴含着对现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深刻反思。承认理论本质上是自我与他者主体间交往互动的哲学范畴。他者不论从理论发展,还是从社会现实来看,都愈来愈展现出其真实的历史在场性。这样就使对他者的承认变得尤为棘手与迫切,以霍耐特承认理论为切入点,上溯到哲学史的梳理与分析,让我们重新清晰地勾画出他者的历史变迁及其承认之路。承认的前提是主体际,他者的觉醒是经历了一个从客体的他者、作为同质性性主体的他者、作为异质性主体他者三个发展阶段。他者的承认分为同质性承认与异质性承认。承认是他者为获得主体地位,而与自我形成的一种主体际关系。不同时代和不同他者对这种关系有着不同的规定。首先,阐述了霍耐特承认理论的思想渊源。承认的背景方面,分析了霍耐特承认理论是在他者日趋觉醒,自我无能为力,后现代斗争无度,规范失序与战后德国从分裂对峙到统一承认的宏观与微观背景下出场的;承认的前提方面,本文从他者立场剖析了霍耐特他者发掘的理论路径;承认的动力方面,阐释了强暴、剥夺权利、侮辱等社会道德蔑视经验,这是霍耐特对自我与他者分裂世界的社会诊断;承认的基础方面,剖析了霍耐特承认理论建构的主体际交往基础;承认的方式方面,分析了霍耐特斗争理论的道德评价优先性;承认的形式方面,阐述了爱、法律、团结这三种抽象的承认形式;承认的目的方面,分析了霍耐特承认的自信、自尊、自重。通过文本对话的方式,阐述了霍耐特承认理论作为一种批判理论,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米德、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新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其次,对霍耐特承认理论做了历史地位与理论缺陷的评判。在历史地位方面,分别从霍耐特承认理论与西方新自由主义、后现代性主义、法兰克福学派、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角度对它进行了评价。在理论缺陷方面,主要从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先验性与西方中心主义角度对它进行了批判。再次,对马克思主义承认理论进行了他者之再现,使我们找到了借以评判包括霍耐特承认理论在内西方承认理论的尺度。马克思主义从其产生伊始就是在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斗争中发展并建立起来。在批判斗争中,各种社会流派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在马恩那里,他者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通过他者马恩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结构作出一种承认理论的重构。马恩承认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一种视角,其承认理论的出场背景是在工业资本主导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压榨下出场的,承认的前提是被压迫的无产阶级他者,承认的动力是从宗教异化到资本异化的蔑视经验,承认的基础是交往实践唯物主义,承认的方式是主体间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斗争与改良,承认的形式是历史中的爱、法律、团结,承认的目的是共产主义。最后,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对当代中国的承认理论进行了分析解答。其一分析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各派对有关中国道路的争论此起彼伏,以期影响中国道路的模式与决策;其二从当代中国差异性社会阐述了承认的基础;其三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分析了承认的动力:其四论述了在差异性社会背景下,当代中国社会何为承认、如何承认、有限承认以及承认政治等承认理论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