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治疗寰椎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的观察寰椎骨折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包括骨折的复位情况、愈合情况以及近期、远期上颈椎的活动功能情况,探讨这种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优点,为临床处理此类骨折提供一种选择。方法:通过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的病历系统及PACS影像学系统收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自2006年1月-2012年12月所有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影像学资料以及随访资料,并整理、分析。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脱落和剔除标准来筛选研究对象,对纳入研究范围内的所有患者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特点,入院后均行过伸位颅骨牵引,牵引重量根据体重的不同设定,牵引过程中定期摄床旁x线片了解复位情况,每天行神经系统检查并记录,了解有无脊髓继发性损伤。颅骨牵引结束后以头-颈-胸石膏固定。以后每月行颈椎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证实有骨痂生长、骨折线模糊,患者颈痛症状和体征消失时,平均为10周,此时拆除石膏,指导患者进行颈部旋转功能活动,活动范围以患者无明显出现不适为度。然后更换为费城围领外固定约2周,期间,每日逐步减少费城围领佩戴时间,同时逐步增加上颈椎旋转活动范围,直至骨折临床愈合。临床愈合时摄颈椎过屈过伸位X线片以明确上颈椎稳定性,继续指导患者行颈部功能锻炼,测量患者颈椎屈伸和旋转活动度并记录。同时制定随访计划,进行定期的随访,随访的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和颈椎活动度。根据患者各随访阶段颈椎X线片及CT评价愈合情况,功能评估则采用测量颈椎六个方向活动范围以判断患者最终疗效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2006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寰椎骨折患者39例,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脱落和剔除标准进行筛选,入选病例35例,其中无明显移位的Jefferson骨折8例,寰椎侧块骨折10例,前弓骨折6例,前弓合并侧块骨折7例,后弓骨折4例。脱落病例7例,实际研究对象28例,均为非手术治疗寰椎骨折。其中无明显移位的Jefferson骨折6例,寰椎侧块骨折9例,前弓骨折3例,前弓合并侧块骨折7例,后弓骨折3例。4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四肢麻木和不同程度的四肢肌力减退,按ASIA分级:C级1例,D级3例。对于纳入的35例患者,随访28例,随访率80%。随访时间为12月-2年,平均18月,28例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5-6个月,平均4.2个月。28例随访患者均无明显寰枢椎不稳定,寰枢椎旋转和屈伸活动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患者均无脊髓及周围神经的迟发型损伤。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评价:功能优:25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6.4%。结论:非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无手术风险,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寰枢关节功能的优点。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为:影像学显示无脊髓损伤现象、患者无脊髓受压的症状和体征,横韧带完整的无明显移位的Jefferson骨折、寰椎侧块骨折、单纯寰椎前弓或后弓骨折、前弓合并侧块骨折;粉碎性骨折无法内固定或患者强烈要求非手术治疗者;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寰椎骨折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适当减少头-颈-胸石膏固定时间,积极的功能锻炼是上颈椎骨折功能恢复的良好保证。
其他文献
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提出一种X光胸片异常筛查系统,能够自动判别胸片的正常和异常。为了提高SVM算法的效率,利用小波变换等预处理手段去除对判读无用的图像冗余信息,采用二维主成分分析进一步降低图像特征维数。实验结果表明,SVM用于医学X光片异常筛查可行且有效、识别率高。
[目的]对流域生态系统产水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及空间表达,为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及提高生态效率提供科学支撑。[方法]以2015年大凌河上游汇水区作为研究区,基
<正>近日,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社出版了《馆藏数字化:公共图书馆成功案例》(Digitizing Your Collection:Public Library Success Stories)一书,作者是苏珊娜·卡罗(Susanne C
药品加价要取消,对医院来讲,当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药品价格应该主要由市场决定,政府起监督、指导及为市场服务的作用.所以坦率地讲,药品加价问题并不是医院的问题,而是政策
期刊
图书时代,社会大众进行阅读的过程,是被动的接收,也是读者独自完成的,阅读过程较为独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此,本文对新时代图书编辑的文化使命
Web服务组合技术对提高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的软件开发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该文对基于Petri网的服务组合进行了综述,目前采用较多的P/T_或高级网对服务组合的发展有重要的推
为适应企业业务流程频繁变更的需要,基于Web服务和企业服务总线技术,构建一个面向服务架构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跨部门应用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利用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