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应激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从营养和代谢调控两方面探索缓解奶牛的热应激的途径,同时利用RAPD技术筛选奶牛的耐热性分子标记。1.试验一饲喂高能饲料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机理的探究。选择33头处于热应激期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Ⅰ、Ⅱ。处理Ⅰ、Ⅱ饲喂不同的高能饲料,分别为烘烤大豆和油菜籽,对照组为常规饲料。结果表明:处理Ⅰ试验期的产奶量比对照组高3.27%(P<0.05),处理Ⅰ、Ⅱ试验期产奶量比试验前分别提高了2.21%和7.31%,而对照组则略有下降;不同处理间的直肠温度相近,但处理Ⅰ组呼吸频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处理组的心跳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Ⅰ和Ⅱ的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K+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总蛋白(TP)、Cl-含量显著降低(P<0.05)。处理组Ⅰ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Ⅱ的皮质醇(Co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Ⅰ和Ⅱ的T3、白细胞介素(IL-2)、免疫球蛋白(IgG)、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胰岛素(INS)的分泌量有增加的趋势(P>0.05),而催乳激素(PRL)、肌酸激酶(CK)和Na+分泌量有下降的趋势(P>0.05)。处理组Ⅰ的T4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P>0.05),而处理组Ⅱ呈降低的趋势(P>0.05)。2.试验二添加复合添加剂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选择22头处于泌乳中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添加复合添加剂,对照组为常规日粮。结果表明:使用复合添加剂饲料后,处理组试验期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1.52%(P<0.05),对照组试验期产奶量比试验前下降16.36%,而试验组提高了1.45%;使用复合添加剂除乳脂率有明显的降低外(P<0.05),对其它乳成分基本没有影响;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直肠温度显著降低(P<0.05),呼吸频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的T3、Cor、INS、IL-2、TP、CK、SOD和LgG都有升高的趋势(P>0.05),而T4和Cl-显著升高(P<0.05)。处理组和对照组相比,PRL、LDH、MDA、K+和Na+的含量都有下降的趋势(P>0.05);而CAT显著下降(P<0.05)。BUN的含量两处理组间没有明显变化(P>0.05)。3.试验三用RAPD技术筛选奶牛的耐热性分子标记。以日均产奶量为标准从处于热应激期的52头奶牛中选出22头奶牛(12头为耐热性优良奶牛,10头为非耐热奶牛)为试验动物,通过RAPD技术进行耐热分子标记的筛选。研究不同酶和反应循环数对RAPD反应的影响,建立了一套适合本试验最佳的反应体系。对170条S系列随机引物进行了PCR-RAPD扩增反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26条,筛选出稳定性好、带型清晰的引物3条。结合奶牛的生理生化指标,发现有两条引物S275和S2011的扩增效果与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存在显著相关:S275和$2011的差异片段与产奶量(P<0.01)、T4(P<0.05)呈负相关,与乳脂率呈中度的正相关(P<0.05),其中S275的差异片段还与乳蛋白率(P<0.05)、CK(P<0.05)显著正相关,与钾离子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S2011的差异片段与钠离子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对两条引物特异性片段测序结果的BLAST分析发现,引物S2011特异性条带在牛第4号染色体上二肽基肽酶Ⅵ下游32Kb处;引物S275测序结果有两个序列,其中序列Ⅰ在MHCⅠ类样基因家族A1基因下游的0.7Kp,ULBP27上游和下游的1.6Kb等基因调控区附近均有分布,而序列Ⅱ位于牛的3号染色体上的NOL1/NOP2/Sun domain family, member 4.通过BLAST结果可以初步推测引物S2011和S275可以作为筛选奶牛耐热性状的分子标记。本研究通过添加烘烤大豆和油菜籽研究高能饲料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一种用于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新型能量饲料的机理:论文还从多种抗热应激添加剂复合效果方面入手,进一步探讨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新途径;同时利用RAPD技术筛选出与耐热性能有关的分子标记,并结合奶牛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了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