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气象变化波动较大、病虫害、农产品价格的变化等都是农户在生产过程中所要面对的,这些风险的发生对农户的经济利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农户通常会自己采用一些方法来规避这些风险,例如该地区相对干旱,不适合水稻的种植,农户便会改种其他抗旱的农作物。针对不同的地区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是必要的,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这样最终会降低农户的经济利益。该地区只适合种植水稻,于是农户为了规避风险纷纷效仿,最终将会导致水稻产量上升,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这样不仅减少了农业发展的有效性,也增加了种植农作物的经济成本。在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多种风险因素中,气象条件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本篇论文便是以此为基本展开讨论,研究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是一种衍生品,也可以说是农业保险的一种创新机制,是指把造成农业生产经济损失的气象条件指数化,这样每个指数的变化都会引起农业生产的增产或损失。若制定的保险合同以这种指数为依据,再根据历史经验设定一个触发值,当指数达到这个触发值时,农户就可以根据气象变化导致农作物受到损失的部分获得相应赔偿。传统的农业保险大多为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种保险虽然在刚发展的时候改善了我国农业发展受自然灾害损失严重的现象,但是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依然跟不上农业发展的脚步,因此,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个局面,使之依然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一大助力。本文围绕着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这一主题展开了论述,分别介绍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概念、特点、与传统农业保险的关系。首先阐述了气象指数保险的发展是改善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生产的必要措施,继而借鉴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来反思我国气象指数保险的发展,最后再举例总结我国目前开展的气象指数保险试点项目的发展情况,提出现阶段我国发展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存在着哪些的问题,并如何的解决。自1997年世界上第一个气候衍生品的诞生至今,各国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发展方式一直进行探索,从气象指数保险的市场运营模式、结构发展以及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自身的利与弊方面都表明了我国在开展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试点的过程中更需谨慎小心,参照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并结合我们国家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最适合我国气象指数保险发展的道路也是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