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经济环境与金融环境均发生了很多变化,商业银行在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竞争,其中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一直备受理论及实务界关注,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而言,加强流动性管理不仅是其日常管理工作,甚至是关系到商业银行生存的问题。从宏微观结合的角度来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各抒己见。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必要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出发,结合宏微观经济金融状态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做出分析和研究。首先,本文的理论部分主要是对“新常态”概念进行界定以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相关管理理论做出说明。然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基于相关监管指标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另外又论述了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环境变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最后的实证分析部分主要是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以及经济“新常态”下流动性影响因素分析部分,文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银行业流动性不稳定性逐渐显现;第二,中国银行业想要继续保持高流动性的难度加大。在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先从内外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选取了相应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将商业银行贷存比作为被解释变量,之后选取我国商业银行2009年—2014年季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对相应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主要得出结论有:第一,相对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更为显著;第二,内部影响因素中,资本质量、资产质量以及运营能力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显著,资产规模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关系并不显著;而外部因素中只有资本市场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影响相对显著;第三,商业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并非一定成反向变动,一定条件下可以正向变动;第四,经济“新常态”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作用开始显现,并且是对其具有一定的反向作用,但是这种减缓作用并不明显。最后,本文对研究结论做了具体的总结,并在现有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本文研究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以期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研究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