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当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约束和体制瓶颈。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政策治校”,其发展更多的来源于外部力量。因此,我国民办高校的崛起主要得益于其外部治理结构的优化与设计。民办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增长点根本在于制度创新,针对上述困境以及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现实情况,诞生于西方的公共行政领域的网络治理理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民办高校的外部治理结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本文从网络治理的视角,利用网络治理理论分析框架以及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多学科分析方法,阐释了民办高校外部治理结构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出了民办高校外部治理结构的合理重构,即转变政府角色,重构政府能力,合理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扩大社会参与,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构建政府主导型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民办高校外部网络治理模式,进一步优化我国民办高校外部治理结构,重新建构政府、市场、社会和民办高校自身的角色与定位,促进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合理平衡,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与民办高校之间的协调、互信、学习、对话机制,制订各主体共同的行为规范,在资源相互依赖、权力彼此共享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即坚持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和营利性的统一,引导民办高校真正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促进我国民办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