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时代希腊大殖民运动与城邦制度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风时代是希腊社会的转型时期,希腊人选择向外殖民并建立了诸多城邦,这对古希腊辉煌的文明有着铺垫的作用。本文分别对大殖民运动和城邦制度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两者之间的联系,以此探讨殖民对城邦制度产生的影响。在众多影响希腊人向海外殖民的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土地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殖民运动主要向东北、西、南三个方向开拓,分别在黑海沿岸、大希腊地区和北非建立众多殖民点。海外殖民首先缓解了土地需求;其次促进了商贸往来,并使希腊由农业社会向农商兼顾(以商业为主)的社会转型;此外还增进了文化交流。在古风时代城邦制度逐渐形成,该制度是一种小国寡民且长期独立自治的国家模式。希腊在古风时代之前的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时期存在过专制王权,随着黑暗时代专制王权的解体,城邦制度在基础上逐渐形成。希腊城邦存在过君主制、贵族制、僭主制、民主制等不同政体,大多数城邦都经历了由贵族制向民主制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权力中心的不断下移。公民日益成为城邦最重要的阶层,城邦以公民为基础,以“法治”的形式运转。海外殖民的分散性是造成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重要因素,由于多利亚人入侵和迈锡尼专制王权的解体,希腊人开始了频繁的人口迁徙,初期还未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在殖民过程中都是以分散的形式向外迁移,这使得希腊人建立了星罗棋布的殖民地。殖民过程中还存在二次殖民的现象,除了母邦建立子邦外,子邦又向外建立孙邦,从而走向分裂繁殖,使得希腊的城邦足有上百个。母邦与子邦之间的联系主要依靠宗教仪式和文化传承作为纽带,彼此之间政治平等,互不隶属,这造就了以小国寡民形式存在的城邦。土地制度是构成城邦的基础,由于土地的分配较为平均以及对份地数量的保证,公民阶层才得以形成。殖民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工商业阶层,推动希腊城邦政体的改变和权力中心的不断下移。在航海迁移的过程中,同一船上的人“同舟共济”促成血缘氏族的衰落和平等意识的启蒙。随着希腊海外殖民城邦的建立,各个城邦的人有共同的宗教祭祀,并一起参加竞技会,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感。
其他文献
怀疑——假设——求证是胡适治学方法三个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这一治学方法思路的最终确立在时间上有一形成过程,即由胚胎期,到形成期,到成熟期。在其方法有了成熟的理论形态后,胡
大学自产生以来对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了巨大的先导作用,尤其是现代大学出现以后,这种作用愈加明显.大学起源于12世纪的意大利,现代大学诞生于1810年的德国.1917年蔡元培将北京
沙特的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至今已经成为一种相对完善的制度。对沙特社会福利制度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沙特风土人情的了解,对当下我国进行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