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镇化超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建热潮兴起以及外部力量强势介入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形成了“兵营式”的规划布局和“千村一面”的面貌,本土建筑正面临着传统特色消失的困境。虽然村落保护与更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一,非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广大乡村的主要组成部分,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与保护;第二,“重干预”的改造方式破坏了聚落肌理和空间形态;第三,已有较多建筑师倡导在介入乡村实践时采用尊重的态度和谨慎的设计,但是仍缺少系统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轻介入设计”的概念与策略,通过适宜的设计、谨慎地建造来降低对介入对象造成的干预,达到保护、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并通过文献整理、现状调研、分析比较的方法,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对非传统村落进行实地研究、现状分析,总结出主要问题,界定出“轻介入设计”的概念及特征,明确其用于解决非传统村落中问题的适宜性、必要性、应用范围与意义;其次,在确定了研究范围后,通过分析保护与更新的相关理论得到依据与启示,并说明在非传统村落的更新中,轻介入设计的关注点、内涵、原则与目标,建立起设计策略的基础体系;再次,从村落规划和建筑单体两个层面为出发点,结合案例分析,分别从规划布局、功能、技术、材料与形式五个方面,提出轻介入设计的具体策略与手法,以实现“结合地域环境、贴合实际生活、根植本土条件、利用地方资源和延续村落原貌”的效果;最后,以作者在四川德阳龙洞村的民居改造项目为例,从实践角度对轻介入设计策略做进一步阐明,并总结与反思不足。本文通过引入“轻介入设计”的概念,呼吁在我国广大乡村的主要组成部分——非传统村落的设计中,以一种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轻介入设计方式进行保护与更新。通过总结提炼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为今后广大乡村的改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也对建筑师介入设计下的乡村实践提供一些经验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