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分为三大部分——劳动报酬、资本收入和政府税收。许多研究表明,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正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中。而这可能会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造成消费低迷,从而对我国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力资本会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多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就愈加凸显。未来整个社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将大大增加。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探讨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本文回顾了有关劳动收入份额、人力资本以及二者关系的相关研究,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人力资本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方向取决于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考虑到服务业是我国经济重心未来转移的方向,本文利用我国13个服务业行业2003——2012年的数据测度了各行业的人力资本和劳动收入份额,并将其与我国整体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服务业的人力资本现状与全国整体的情况基本相符,即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在不同行业的差距较大。而劳动收入份额的情况则比较复杂,本文计算出的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呈上升趋势,而对于2004年后全国范围内全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则各方看法不一。借助面板数据模型,本文实证分析了服务业人力资本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分析表明,目前我国服务业的人力资本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正向影响。在对13个行业进行分组比较后,发现这种正向影响在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行业和劳动要素作用突出的行业尤为明显。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为提升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提升中等教育水平,增加对初级人力资本的投资;第二,加强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促进劳动与资本的有效匹配;第三,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逐步实现发展动力从“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