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中小企业。截至2013年末,我国中小企业注册数量超过42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九成以上,它们创造中国60%的经济总量,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可以说,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解决大量的社会就业问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资金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但我国的中小企业却一直面临融资难的困扰,影响和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从而导致了我国的中小企业虽然数量总多,但是能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小企业却很少,平均寿命不长。据2012年《中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2.5年。导致我国企业寿命过短的因数很多,比如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问题、自身制度规范问题以及政府政策问题等,但在这众多问题之中,最受政府官员、企业经营者和学者们关注的无疑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融资困境是解决中小企业生存问题的命脉,也是近来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资金犹如企业的血液,融资问题是企业经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小企业的融资最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是适合它的融资类型是什么。本文正是从解决这个问题为出发点,我们尝试用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中的一些观点。利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主要从中小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困境,并通过以全通教育的融资之路作为案例来分析和研究,期望能有效的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开辟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的困境。本文总共分成6章,其中第一章为导论部分,包括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和方法两部分;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我们分别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和制度层面三个不同的视角来详细的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理论;第三章为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和融资困境,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具体体现,并分析了背后的成因;第四章是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对策,首先介绍国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