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缺血性J波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中缺血性J波与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VTAs)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3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 STEMI 患者(男性 189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4±14)岁)。根据心电图是否出现J波分为J波组和非J波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病变血管情况、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率。为进一步探究缺血性J波的危险分层,将J波组分为两个亚组:VTAs组和非VTAs组,比较两组J波特征的差异。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J波定义为连续2个导联J点抬高≥1mm(0.1mV)且持续时间≥ 0.5mm(20ms)。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定义为急性心肌梗死48小时内发生的持续性单行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结果: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J波的发生率约32.2%,心肌梗死48小时内VTAs的发生率约7.9%,其中J波常见于男性患者;2.J波组VTAs的发生率较非J波组高(16.9%vs 3.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VTAs亚组多导联J波的发生率较非VTAs亚组高(46.2%vs 1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性STEMI患者合并心电图J波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率较普通STEMI患者高;2.多导联J波可能成为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指标。
其他文献
提出了基于XML技术的ISSP结构.充分讨论了ISSP中的组件管理以及采用XML技术在各个组件间传递信息的方法.
岩石地基上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高度主要取决于抗剪承载力验算公式及验算截面。考虑跨高比的减小以及基础嵌岩段的侧向围压所引起的混凝土抗剪作用的提高,并将距基础柱边或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列车中,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和可靠性对保障铁路运行安全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必须对轴承的力学性能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滚子的凸度进
目的:调查妇科患者腹部术后疲劳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穴位按摩联合渐进性放松训练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疲劳、疼痛、心境状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评价其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