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合成结构可控的聚烯烃大分子单体,并且将其与各种单体进行活性共聚制备带有聚烯烃侧链的共聚物,对聚烯烃的功能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本文将叶立德活性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相结合,设计合成了两类聚烯烃大分子单体和一系列分子量可控、窄分子量分布的PtBA-g-PM共聚物。首先进行二甲基氧化硫甲基叶立德的活性聚合,其产物经过二水氧化三甲氨(TAO)的氧化得到一系列的具有不同分子量的端羟基聚亚甲基(PM-OH);然后,将PM-OH与2-溴异丁酰溴反应得到PM-Br;接下来PM-Br在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7-烯(DBU)作用合成甲基丙烯酸大分子单体(PM-MM);PM-MM与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A)进行ATRP共聚,合成一系列PtBA-g-PM接枝共聚物;初步尝试利用PM-OH直接与丙烯酰氯反应生成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PM-AM)。利用核磁氢谱(1H NMR)和高温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设计合成的端羟基聚亚甲基PM-OH、PM-Br、PM-MM、PM-AM和PtBA-g-PM的分子链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叶立德活性聚合过程中PM主链上产生一定量的支链甲基(2-5mol-%);利用氧化剂TAO可以实现PM-OH的链端功能化率接近100%。2.对PM-OH的链端羟基进行化学转化,制备聚亚甲基大分子单体的前体PM-Br,优化反应条件后基团转化率可达到100%。3. PM-Br进行端基官能团转化,制备甲基丙烯酸酯聚亚甲基大分子单体PM-MM,基团转化率可以达到100%。4.用甲基-2-溴丙酸(MBP)引发tBA和PM-MM的ATRP共聚合,得到以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为主链、聚亚甲基为侧链的接枝共聚物PtBA-g-PM,其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较窄。5.尝试用丙烯酰氯和PM-OH直接反应合成端基为丙烯酸的大分子单体PM-AM,基团转化率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