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烯烃的大分子单体的设计、合成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kb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合成结构可控的聚烯烃大分子单体,并且将其与各种单体进行活性共聚制备带有聚烯烃侧链的共聚物,对聚烯烃的功能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本文将叶立德活性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相结合,设计合成了两类聚烯烃大分子单体和一系列分子量可控、窄分子量分布的PtBA-g-PM共聚物。首先进行二甲基氧化硫甲基叶立德的活性聚合,其产物经过二水氧化三甲氨(TAO)的氧化得到一系列的具有不同分子量的端羟基聚亚甲基(PM-OH);然后,将PM-OH与2-溴异丁酰溴反应得到PM-Br;接下来PM-Br在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7-烯(DBU)作用合成甲基丙烯酸大分子单体(PM-MM);PM-MM与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A)进行ATRP共聚,合成一系列PtBA-g-PM接枝共聚物;初步尝试利用PM-OH直接与丙烯酰氯反应生成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PM-AM)。利用核磁氢谱(1H NMR)和高温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对设计合成的端羟基聚亚甲基PM-OH、PM-Br、PM-MM、PM-AM和PtBA-g-PM的分子链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叶立德活性聚合过程中PM主链上产生一定量的支链甲基(2-5mol-%);利用氧化剂TAO可以实现PM-OH的链端功能化率接近100%。2.对PM-OH的链端羟基进行化学转化,制备聚亚甲基大分子单体的前体PM-Br,优化反应条件后基团转化率可达到100%。3. PM-Br进行端基官能团转化,制备甲基丙烯酸酯聚亚甲基大分子单体PM-MM,基团转化率可以达到100%。4.用甲基-2-溴丙酸(MBP)引发tBA和PM-MM的ATRP共聚合,得到以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为主链、聚亚甲基为侧链的接枝共聚物PtBA-g-PM,其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较窄。5.尝试用丙烯酰氯和PM-OH直接反应合成端基为丙烯酸的大分子单体PM-AM,基团转化率为50%。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两种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斑块中肥大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及肥大细胞活化情况,尝试建立一种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方法将30只雄性Wstiar大鼠随机分为3组,
<正>1重新定义教育在当下多元化变革的时代,从交通到物流、从支付到零售,很多行业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学校建设却变化甚少。传统学校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延续至今,教
如何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摆在包括广电媒体在内的所有涉农宣传单位的重大课题。盐城市广播电视台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不断创新对农报
习仲勋在建国初期,前后十多次派人争取青海省昂拉部落第12代干户项谦,最终使项谦向人民政府投诚。这篇纪念文章的刊出,也使项谦这位少数民族部落首领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那么,项
目的:对采用利伐沙班或伊诺肝素预防和治疗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等数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文化知识普及状况所限,我国公众对石棉这种矿物质和石棉行业知之甚少。石棉是一组天然纤维状的硅酸盐类矿物的总称,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矿物质,应
建立同时测定白头翁口服液中3种生物碱成分含量的一测多评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 18(4.6 mm&#215;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