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放在一起提出来,显示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与所处的不同时期息息相关,需要对世情、国情的准确判断。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政治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建设也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因此,认清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以及当代中国的国情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依据。胡锦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今时代特征和当代中国的国情联系在一起,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适合新时期中国的发展需要。在经济建设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融合在一起,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在政治建设上,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政治转型改革中,提出一系列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在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变化,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这些理论既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为继续在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现实启迪。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做到正确掌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同时要切实把握和符合中国实际国情,最终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