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拓宽公共服务供给渠道,对活跃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成都市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过程中,对食品抽检提出了新要求,成都市A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了积极的响应,确保了任务的圆满完成。笔者通过访谈发现A县在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上取得了一定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主要表现为:政府部门服务意识仍不够强,工作调整与社会的发展不相匹配;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着行业整体“小、乱、散、弱”的问题;公众及社会其他组织对共治食品安全问题的主体意识不强等。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服务外包理论”“治理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主要是因为:在我国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的过程中,基层政府部门在工作模式、人员技能、心理及观念认识等方面都存在适应性差的问题;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发育还很不成熟;在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迈进的过程中,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共治的理念也还未形成。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借鉴了国内外政府在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方面做得较好的经验,总结归纳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及配套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措施;二是健康、有序的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三是多途径调动其他社会主体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性。因此,为逐步提升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绩效,笔者建议:一要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推进基层政府职能转变进程,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二要构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并完善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的配套政策;三要加强对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的履约督促及后评价管理;四要大力发展并规范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行业;五要培育买方市场,鼓励多主体多形式参与服务供给;六要加强政府的信息公开,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行为的监督管理。从文章结构来看,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以及第一章,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本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相关的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以及第三章,以成都市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现状为出发点,通过访谈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成因分析;第三部分为第四章以及第五章,通过借鉴国内外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方面的经验,提出逐步提升A县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绩效的对策;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提出笔者通过本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政府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解决了基层政府食品监督抽检任务重、难度大的问题,丰富了政府提供食品安全公共服务的途径,同时,促进了第三方食品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本文的研究,旨在丰富和充实我国政府在购买食品监督抽检服务上的实践研究,为政府购买类似公共服务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