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Co-γ射线及电子束处理对番茄诱变效应和生理机制的探讨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rningD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辐射诱变育种是培育作物新品种的重要手段之一。辐照诱变存在变异谱广、突变率高、变异性状难以控制和随机性大等特点,是创造新种质、选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并在大田作物、蔬菜、果树及园林植物育种中有较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辐射育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各种植物上的应用更加广泛,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60Co-γ辐射作为一种重要的辐射手段为我国的辐射育种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各种农业作物育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束作为一种新的诱变源近年来在植物育种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主要集中在园林与观赏植物上,在蔬菜新品种选育中应用的较少。本试验以两个番茄栽培品种的干种子和经30%PEG (PEG-6000)引发的种子为材料,应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处理,并对辐照后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幼苗生长观测和生理指标方面的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60Co-γ射线对番茄品种‘1479’的萌发抑制效应远大于品种‘黄盆栽’,主要表现在发芽率和萌发进程上。不同发芽状态的种子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经过30%PEG引发的引发种对辐射较干种子敏感。较大剂量辐射后种子虽能萌发,但其幼苗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主要表现在胚根的分化和生长上。大剂量辐射种子后,番茄幼苗的存活率迅速下降。‘黄盆栽’属于一种抗辐射能力较强的品种,根据试验数据和前人试验判定的标准可以确定其适宜的60Co-γ辐射剂量应该在400-600Gy;而‘1479’为一种较敏感的品种,其适宜剂量应该在300-500Gy。用不同剂量的60Co-Y射线对番茄栽培品种‘1479’的组培无菌苗子叶进行辐射处理,其出愈率、胚性愈伤诱导率和胚性愈伤的分化情况受到显著的影响。大于50Gy的60Co--γ射线显著的抑制了子叶外植体的出愈率和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并对胚性愈伤中芽的分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对胚性愈伤不定根的诱导影响较小。根据半致死剂量(LD5o),可以得出番茄子叶外植体适宜的60Co-γ辐射剂量应该在50Gy左右。电子加速器处理研究中,较低剂量的电子束辐射对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小,当剂量达到500Gy时对‘1479’发芽率产生影响,达到600Gy时才对‘黄盆栽’发芽率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子束对两种番茄种子萌发进程的影响较明显,经过30%PEG引发的种子对电子束反应比干种子敏感,可见引发使种子处于萌动的状态,使种子体内各种物质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对外界逆境的抵抗力有所下降。当电子束达到600Gy时两种番茄种子的胚根分化和生长受到严重的影响,大部分萌发种子的根生长处于停滞阶段,呈“短胖根”状态。‘黄盆栽’属于一种抗电子束处理能力较强的品种,根据实验数据和前人试验判定的标准可以确定其适宜的辐射剂量应该在500Gy左右,而‘1479’为一种较敏感的品种,其适宜剂量应该在400Gy左右。电子加速器处理种子后对M1代的幼苗生长发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处理组的植株生长缓慢,株高和茎粗显著低于对照组;电子束处理影响了幼苗体内的生物量的积累;处理组幼苗侧枝数和根的侧根数远大于对照组,且对番茄生殖生长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种子受辐射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大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也出现明显的变化。随着剂量的增加,两个品种的渗透调节物质都出现大量积累,抗氧化酶活性也呈上升的趋势。两个番茄品种对辐射抗性不同,幼苗反应也不同。
其他文献
城镇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个体的生活,而城镇燃气管道的风险评估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城镇燃气管道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了当前风险评估的现状,并提出了评估的对
千百年以来,住有所居同老有所养一样,构成了中国人心底最朴素的愿望与要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要从住房方面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水平,就要检验住房保障的落实与完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试验以三个大葱品种(章丘大葱,辽葱1号,本地大葱)为材料,较系统地从种子生活力、酶活性及膜透性等角度研究了种子在超干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以及酶谱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