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ota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并分别服用薏苡仁汤治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的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共112例,用中药组、西药组表示,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病例资料完整的病例69例,其中中药组34例,西药组35例,共治疗4周,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4周及治疗结束后1月、3月的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停药1月后的疼痛复发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薏苡仁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患膝分布、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两组病例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治疗1周、2周,西药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优于中药组(P<0.05);治疗3周、4周,两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月、3月,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比较,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01)。(3)疼痛复发情况比较:停药1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复发率分别为8.82%、31.43%,中药组的疼痛复发率低于西药组(P<0.05);(4)WOMAC评分: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01)。治疗1周、2周,两组的WOMAC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4周,中药组的WOMAC评分下降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结束后1月、3月,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比较,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01)。(5)中医证候评分: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治疗1周、2周,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4周,中药组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结束后1月、3月,两组的中医证候程度评分比较,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01)。(6)中医证候改善率:治疗4周结束后,中药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率为91.18%,西药组的中医证候改善率为82.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评价:用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西药组发生2例轻度不良反应,中药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薏苡仁汤能缓解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的整体功能和中医证候,虽然短期疗效无优势,甚至单纯止痛效果不如塞来昔布胶囊,但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与塞来昔布疗效相当甚至更佳,且停药后疼痛复发率更低。(2)服用薏苡仁治疗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证明薏苡仁汤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迄今为止,由于高效发光的有机发光材料在传感器、光电储存设备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方面潜在的应用从而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们的浓厚兴趣。大部分传统的有机发光材料都会引起
[目 的]通过META分析,研究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IL-6水平的影响。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选用利培酮单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ELISA测定健康对照组和
本研究面向当代中国文学话语对外传播的实践需要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需要,针对迄今《京华烟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贾正传提出的话语系统观为系统思维的指导,分别以Beaugra
目的探究构建高校数字解剖转化应用体系的建设与成效。方法以高校数字解剖实验室与科研团队建设为主线,围绕现代数字解剖与医学3D打印技术的实践与应用,构建"科教融合、学术
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基线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hemoglobin-to-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atio,HRR)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中的预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保险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保险公司的红利分配问题和风险控制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更新风险模型中的红利支付和再保险控制策略。公司通过控制分红和再保费的数量使得破产前公司的累积红利期望现值达到最大。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最优分红和再保险问题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成果。第二章首先介绍了离散更新风险模型的基础知识,接着在模型中引入了再
铜配合物由于其良好的发光特性被视为其他贵金属配合物的替代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研究中取得了极大进展。本文以Cu(I)配合物的研究为主题:以提高铜配合物的在可见光区吸光能力、延长激发态寿命为目标,设计开发了具有不同发色基团的Cu(I)配合物。以2-吡啶基咪唑配体为切入点,通过核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激发态寿命以及量子产率等表征手段,探究了不同取代基的吡啶基唑类配体对配合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紫杉醇对肺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肺血管重构及肺血管周围炎症的作用。研究方法:100只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由南京医科大学提供,220-250 g),随机分成
近年来,由于比色和荧光检测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具有即时响应,选择性好,高灵敏度,低花费,易于操作等优良特性,被广泛报道。在众多报道的比色和荧光化学传感器中,发现基于二芳烯类的比色和荧光传感器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这是由于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本身具有优于其他光致变色材料的优良特性,如卓越的热稳定性,优异的抗疲劳性以及快速响应等被称为最具有潜力的光致变色材料。然而大多数的二芳烯类比色或荧光传感器仅能
目的:探究绝经后女性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高密度脂蛋白颗粒(HDL-P)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在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