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的哲学素养代表了他的学识,文化品味,也关系到他的命运。哲学素养作为人的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哲学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生成过程,就像语文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长期的,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语文教育与哲学在对人生和人性的认识上,对人的终极关怀方面是一致的。语文又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能够促进学生哲学素养的生成。在语文教学培养哲学素养,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课程价值,可以增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哲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本论文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阐述语文教学视角下哲学素养的内涵和特点,以及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意义;其次,对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目前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将语文课上成知识分析课、在阅读和写作中学生不能站在高处,用独特的视角和思维去分析等,这些都是哲学素养缺失的表现。论文主要从语文教学过程、语文教师本身、学习主体三个方面的哲学素养缺失情况入手,进一步分析并挖掘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缺失的原因;第三,阐述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存在的空间维度,即文学教育、语言教育、语文教学方式、语文学习方式等方面;最后,主要从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语文教学板块以及语文教师三个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培养的实施空间并进一步提出实施策略,力求对语文教学中哲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一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