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以临西县“阳光低保”为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公共政策决策中体现和保障民意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公民的民主意识日益苏醒和崛起,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的意愿和机会与日俱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农村贫困人群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安全网”,设立一道“最后的防线”,是一项惠及农村困难群众的好政策。但由于目前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公众参与的缺失,出现了低保发放不透明、“关系保”、“人情保”现象严重,群众没有合适的利益反映渠道等问题。在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实施公众参与是农村低保制度的本质要求,也能更加充分的反应民意,体现公众利益需求,解决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顺利推进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本文以临西县政府大力推进公众参与实行“阳光低保”为例,详细分析了政府部门如何引入公众参与成功解决低保执行问题,推进低保制度建设。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介绍了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概念、原则和保障范围,国际上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公众参与的概念以及建国以来我国公众参与发展的背景及原因、公众参与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农村低保政策中的公众参与情况。分析了低保政策执行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公众参与的几种实践路径,分析了我国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公众参与缺失的原因。第四部分,以临西县“阳光低保”为例,分析公众参与的具体制度设计,有效实施公众参与的条件和保障。从实践角度,指出了农村低保政策执行中实施公众参与是可行的,并大力推进了低保制度的实施。第五部分,基于理论分析和临西县“阳光低保”的实践,提出了有效推进农村低保政策实施中公众参与的对策建议。包括涵养公众参与的政治文化,不断健全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善用新媒体手段、坚持循序渐进原则等。
其他文献
劳动力迁移是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逐步形成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它一直是经济学,管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以核心—边缘模型为研究框架,努力去探求影响我国劳
随着高中新课标的颁布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启动,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数学课堂重要的目标.围绕核心素养的达成,单元教学、单元设计就变得非常重要,如何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