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利贝特是一种苯氧芳酸衍生物类调血脂药物,其降脂作用较安全有效,临床主治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由日本住友公司研发,1981年首次在日本上市,收载于日本药局方14版,降血脂作用在同样情况下比氯贝丁脂高10倍。药动学口服吸收好,并具有抗血栓作用,是广谱的全身性脂质调节剂。目前,我国尚无该产品的生产和供应。目的:目前关于克利贝特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检测人血浆中克利贝特的方法,应用于血浆中克利贝特的测定,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LC-MS/MS)建立检测人尿样中克利贝特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尿样中克利贝特的浓度,从而进行克利贝特尿样药代动力学特征研究。我们将对中国健康受试者口服克利贝特片后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旨在为该药在中国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建立HPLC检测血浆中克利贝特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试验步骤:精密量取血浆0.2mL,加入非诺贝特内标(100μg·mL-1)20μL,涡旋混匀。加入0.6mL乙腈:1mol·L-1盐酸=(95:5)沉淀剂,涡旋3分钟,将离心机转速调至16000r min-1,离心10min,取上清液放置到自动进样器样品瓶中,进样量为20μL。采用DIKMA Inspire C18(150mm×4.6mm I.D)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73:27,v/v,含0.4%磷酸);流速:1.0mL·min-1;柱温:35°C。第二部分建立LC-MS/MS检测尿样中克利贝特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试验步骤:精密量取血浆0.2mL,加入非诺贝特内标(2.024μg·mL-1)30μL,涡旋混匀。加入0.6mL乙腈:1mol·L-1盐酸=(95:5)沉淀剂,涡旋3分钟,将离心机转速调至16000r·min-1,离心10min,取上清液置到自动进样样品瓶中,进样量为5μL。采用DIKMA Inspire C18(150mm×4.6mm I.D)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90:10,v/v,含0.1%甲酸,10mmol/L醋酸铵);流速:0.6mL·min-1;柱温:35°C。检测离子:克利贝特m/z486.29→175.00,内标非诺贝特:m/z361.10→233.10;雾化气流速:12L·min-1;干燥气压力:40psi;毛细管电压:4KV;干燥器温度:350°C;裂解电压:克利贝特150V,非诺贝特120V;碰撞能:克利贝特28V,非诺贝特14V。第三部分血浆中克利贝特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及饮食影响研究。共筛选出36名健康受试者,分为低剂量组单次服用克利贝特片200mg(1片)、中剂量组单次服用克利贝特片400mg(2片)和高剂量组单次服用克利贝特片600mg(3片),每组男女各半,各12人。健康受试者于早上空腹给药前抽取空白血浆5ml,之后用250ml的温开水送服克利贝特,为了防止药物被稀释,服药以后2h内不能饮水,在给药0.5,1,2,3,4,5,6,8,12,24,36,48,60和72h分别采集静脉血5ml,将采集出来的血液立刻置于抗凝试管中,将离心机转速调至4000r·min-1,离心5min,离心后将所得血浆放在肝素抗凝试管中,于-80°C保存。中剂量组的12名受试者,采用标准两阶段自身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I、II两组,每组男女各半,各6人。试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I组空腹10h口服克利贝特400mg,II组在高脂肪、高卡路里餐后口服克利贝特400mg,在给药前抽取空白血5ml,给药后0.5,1,2,3,4,5,6,8,12,24,36,48,60和72h分别采集静脉血5ml,将采集出来的血液立刻置于抗凝试管中,将离心机转速调至4000r·min-1,离心5min,离心后将所得血浆置肝素抗凝试管中,于-80°C保存。经过一周清洗期两组交换进行第二阶段试验,I组餐后口服克利贝特400mg,II组空腹口服克利贝特400mg,其余同第一阶段。第四部分尿样中克利贝特药代动力学研究。低剂量组健康受试者在进行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同时考察受试者服用克利贝特片后的尿药排泄情况。给药前收集一次空白尿样,在给药后0-2、2-4、4-6、6-8、8-12、12-24h、24-48h收集并记录尿样量,为了保证尿样浓度的测定,每个时间段各留5ml尿样于-80°C保存。结果:1.我们首次建立了快速、灵敏方便的HPLC方法来检测血浆中克利贝特的浓度,建立的HPLC方法最低定量限为0.5μg·mL-1,线性范围为0.5-32μg·mL-1,克利贝特低、中、高三种浓度的批内精密度的RSD值均小于1.8%,而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7%;血浆中克利贝特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1.2%±1.5,90.7%±3.0,96.9%±1.5.2.我们建立的尿样中克利贝特LC-MS/MS检测方法得到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002-10.02μg·mL-1,最低定量限为0.1002μg·mL-1;克利贝特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尿样中克利贝特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2.0%±5.3,93.9%±1.7,93.7%±4.2;3.36名健康受试者口服不同剂量克利贝特片(200、400、600) mg后,克利贝特片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2.75±0.62h,2.67±0.65h,3.25±0.87h;Cmax分别为11.17±1.23μg mL-1,21.91±2.66μg mL-1,26.21±3.28μg mL-1;t1/2分别为20.22±2.89h,18.22±2.71h,23.64±7.88h; AUC0-t分别为209.08±29.1μg h mL-1,378.13±89.65μg h mL-1,531.86±77.87μg h mL-1;CLz分别为865±106.6mL h-1,1029.03±242.31mL h-1,1039.72±128.54mL h-1;Vz分别为25138.13±4467.83mL,27088.63±7700.9mL,35412.94±12585.12mL。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组的t1/2、CLz和Vz无显著差异,三个剂量组的Cmax和AUC0-t与剂量间呈线性相关,表明在200~600mg剂量范围内,克利贝特片在健康人体内药代动力学为线性药代动力学。中剂量组12名受试者单次餐后口服克利贝特片400mg,测得血浆中克利贝特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为23.52±3.43h,AUC0-t为378.67±41.74μg h mL-1,tmax和Cmax分别为9.00±3.02h和13.13±1.09μg mL-1。餐后与空腹给药相比,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无统计学差异、tmax明显延迟,Cmax明显降低,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4.低剂量0~48h的克利贝特尿累积排泄率为0.34%。结论:1.我们首次建立了HPLC检测血样中克利贝特方法,按照相关方法学验证要求对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的项目均符合规定,该方法适用于克利贝特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2.本试验首次建立了LC-MS/MS检测尿样中克利贝特方法,按照相关方法学验证要求对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的项目均符合规定。3.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组的t1/2、CLz和Vz无显著差异,三个剂量组的Cmax和AUC0-t与剂量间呈线性相关,表明在200~600mg剂量范围内,克利贝特片人体内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低剂量0~48h的克利贝特尿累积排泄率为0.34%。餐后与空腹给药相比,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无明显变化、tmax明显延迟,Cmax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差异。各剂量组男女受试者药动学参数统计无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