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属于黄病毒科,引起人类或马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猪的流产,能通过持续感染的蚊子传播给人,并且主要在脊椎动物宿主内存在,特别是具有较高病毒血症的猪和鸟类,在人类乙脑主要引起致死率较高的脑炎,致死率从20-50%,但是绝大多数的幸存者都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在家养动物如猪和马,主要引起脑炎,流产甚至死亡。与黄病毒科的其它成员类似,为单链正股RNA,长度为11kb,编码一个含多聚蛋白的开放性阅读框,这个多聚蛋白可通过蛋白酶切割成至少11个蛋白,该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衣壳蛋白,膜蛋白和囊膜蛋白,位于5’端三分之一的区域,而非结构蛋白从NS1到NS5位于阅读框其余的区域。 目前用于猪的乙脑疫苗包括弱毒苗和灭活苗,但是有关它们的安全性,生产和使用费用等问题越来越突出。WHO正在呼吁改善和研制新型乙脑疫苗,乙脑病毒的E蛋白与病毒和细胞受体结合,膜融合有关,也是引起中和抗体及宿主保护的主要免疫蛋白。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具有分子佐剂和载体效应,是结核杆菌的主要抗原成分之一,可诱导和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发生,因此用该基因与一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病原体的抗原基因融合表达以制备疫苗,借助它的载体分子效应和佐剂作用,以提高病原体抗原的免疫原性和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 本文将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与乙型脑炎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融合表达免疫小鼠,用以研究hsp70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此外还对结核杆菌hsp70与抗原肽以何种方式共同作用才能发挥其佐剂效应进行了研究,根据报道结核杆菌hsp70分为两个区域,N末端为ATPase区,C末端为肽连接区,其中肽连接区为hsp70中真正行使佐剂功能的区域,因此本文将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与肽连接区进行融合表达并免疫,研究肽连接区的分子佐剂功能;另外,将已报道的E蛋白上的中和表位与结核杆菌hsp70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将其免疫效果与乙脑弱毒苗SA14-14-2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如下: 1,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及其功能域肽连接区对乙型脑炎E蛋白主要抗原片段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影响。 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含乙脑疫苗株SA14-14-2株E蛋白基因主要抗原片段)的基础上用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表达,该片段长1113bp,编码371个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