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胶质瘤为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尤其是多形性脑胶质瘤(GBM),它是一类较频繁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性恶性肿瘤,较容易扩散到周围的正常组织。传统的手术治疗很难将脑胶质瘤全部切除,而且很容易复发。目前,最有效的治疗脑胶质瘤的方法是外科手术结合化疗,但是化疗治疗效果非常有限,还会造成系统的许多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主要是由于存在血脑屏障(BBB),不允许98%的小分子和100%的大分子通过,化疗药物很难通过BBB,而积累在周围组织产生副作用。因此我们应当设计一种药物载体来传递化疗药物,使其通过血脑屏障并靶向于肿瘤病灶部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是存在于BBB上的一种受体,IgG被LRP识别,并通过LRP调节的内吞途径通过血脑屏障。选择刺槐素作为模型药物。刺槐素难溶于水,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刺槐素具有保护神经和抗肿瘤的作用。因此我们以脂质体作为载体来传递刺槐素到脑胶质瘤所在部位。以IgG作为靶向材料,引导脂质体通过BBB并靶向于脑胶质瘤U87 MG细胞。这一新型的脂质体可以被用来作为抗脑胶质瘤药物的理想剂型,同时也可作为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传递载体。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成了 CL-PEG2000-Mal,活化的IgG蛋白与其结合,制备的主动靶向脂质体通过LRP调节的细胞内吞途径进入细胞。2.建立了刺槐素的体外高效液相分析方法和刺槐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微孔滤膜过滤分离-HPLC检测药物含量),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挤出、微孔滤膜过滤达到分离游离药物和整粒的目的。刺槐素脂质体的最佳处方为磷脂的含量5%(w/v),总磷脂与胆固醇之比为4:1,药物与磷脂之比为1:20,水化介质为10%海藻糖。IgG修饰的刺槐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大于80%,平均粒径为163 nm,PDI为0.352,IgG修饰的脂质体的形状为规则的类球形,拥有良好的体外释放行为。3.MTT实验和细胞摄取实验证明了 IgG修饰的空白脂质体低毒而且能够明显增加U87 MG细胞和bEnd.3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在MTT实验中,与普通刺槐素脂质体和游离刺槐素相比,IgG修饰的刺槐素脂质体对U87 MG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在细胞的摄取实验中,U87MG细胞对IgG修饰的脂质体的摄取指数分别是对照组1.22、1.91、2.20、2.27、2.55倍,bEnd.3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效果与U87 MG细胞相似。4.转移通过血脑屏障能力实验和体外双靶向性实验都表明了 IgG修饰的脂质体可以高效的通过BBB,靶向于U87MG细胞,而且通过BBB后的脂质体维持着完整性。总之,在本研究的体外的共培养模式中,IgG修饰的脂质体不仅增加了其通过BBB的能力还能够连续靶向于U87 MG细胞。总之,IgG修饰的刺槐素脂质体的MTT实验证实了 IgG球蛋白修饰提高了刺槐素的细胞毒性,U87 MG细胞和bEnd.3细胞的摄取实验、抑制性试验都证明IgG的修饰提高了脂质体的摄取量,而且具有一定的靶向性。脂质体的透过能力试验和体外双靶向性实验与预期实验结果相同,达到既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又能够靶向U87MG细胞,起到连续靶向性的效果。IgG的修饰提高了脂质体的脑靶向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