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服饰的结构与技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惠安女服饰的款式结构和缝制技艺进行了分析研究。惠安女服饰是指惠安东部沿海地区的广大渔家妇女穿着的特殊地域服饰,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体现当地渔业、农耕相结合生产方式的重要载体。关于惠安女服饰的研究目前处于初级阶段,作者以前人在民俗文化、服饰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着眼于服饰的本质层面——惠安女服饰结构与技艺这一全新内容进行探析,旨在使后人的后续研究有据可查,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角度讲,使这种濒临消逝的民间技艺得以沿袭传承。本文以考古资料和前人在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成果对惠安女服饰溯源进行了综述,明确惠安女服饰是在民族迁徙和融合中逐渐汉化的闽越族服饰。根据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的发展脉络,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的实物标本和大量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分类归纳出惠安女服饰的主要品类和款式结构特征,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类型的差异,将其分为崇武一带以渔业经济为主的惠安女服饰和小岞一带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惠安女服饰。惠安女服饰以传统手工制作为主,结合家庭作坊式生产,其裁剪和缝制工艺蕴育着民间手工技艺的内容,是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田野采风的方式,对崇武、小岞两地的代表性服饰的缝制工艺步骤进行观摩、记录、整理和分析,总结提炼出服饰的缝制技巧、服饰的结构机能性和艺术特征以及造物文化,反映服饰作为精神载体所体现的惠安先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寄望和追求。文章最后由表及里重点探讨了惠安女服饰的装饰技艺,阐述了装饰技艺手法主要有镶拼、滚边、褶裥、刺绣和编织五种,并分门别类介绍各种装饰技艺在服装中的应用和作用,结合传统造物思想分析惠安女服饰装饰技艺在应用中其技与艺的互动共生关系。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用地面积和城市人口规模迅速增长,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则相对滞后。由于受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驱使,违法建筑迅速滋生蔓延。
安徽含弓戏作为我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和安徽省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宝贵的非物质资源,它对促进我国的文化发展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如今新媒体下为了更好地保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假期较长,课外时间相对充足。这是我国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在面对大量的闲暇时间如何有效地利用的时候,很多学生变得茫然。导致大量的闲暇时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给幼儿一个幸福、健康、快乐的童年是每位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殷切愿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日后发展的根本基础,由于其年龄尚小,生活经验
档案人员素质决定着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本文从档案人员素质涵义、档案人员素质对档案工作的影响以及提升档案人员素质的对策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读者
目的:本研究对国内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旨在编制—套简便可行、符合
<正> 近十几年来,我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利用档案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利用档案的人次和卷次,抑或是利用档案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此前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读者的欢迎,尤为青少年所着迷,成为儿童的"恩物"。从儿童美学视角看,《西游记》的语言具有用语的戏谑化、表达的诙谐性和视角的儿童性等特点,
胡培翚(1782-1849),字载屏,一字竹村,号紫蒙,人称竹村先生,安徽绩溪人,清代嘉道时期的《礼》学名家。胡培晕出身于安徽绩溪金紫胡氏家族,该家族世传经学,尤重礼学,在清代经学
电力紧缺问题及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作为未来最重要的清洁替代能源之一,对于缓解能源匮乏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可利用的风能在全球范围内分布都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