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玉米秸秆酶解残渣为原料,经酚化改性后合成环氧树脂,并将合成的木素酚-环氧树脂与木质素-环氧树脂进行对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的研究,确定了酶解残渣木质素酚化改性工艺的最佳条件:对甲酚10mL/g,60%H2SO410mL/g,反应温度50°C,反应时间60min;酚化后得率为52.62%,酚羟基含量为1.63mol/C9,分子量为2933。采用UV、FT-IR、1H-NMR、GPC、TG及DSC对木素酚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木质素的侧链有效接入对甲酚,有效提高了木质素的酚羟基含量,降低了木质素大分子的分子量。木素酚的热性能分析表明,与酶解残渣木质素相比,木素酚的热稳定性降低。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木素酚合成环氧树脂的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环氧氯丙烷与木质素中羟基的摩尔比为10:1,NaOH与木质素中羟基的摩尔比为1.2:1,反应温度80oC,反应时间为3h;合成的木素酚-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151mol/100g,木质素-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为0.078mol/100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木质素-环氧树脂和木素酚-环氧树脂红外谱图中910cm-1处出现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说明木素和木素酚经过环氧化反应后成功接上了环氧基团。将不同含量的木质素-环氧树脂和木素酚-环氧树脂与市售E44环氧树脂共混固化后,采用TG、DSC、拉伸强度及伸长率等分析手段对合成的环氧树脂进行表征。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酚化改性后木质素-环氧树脂热稳定性提高,木素酚的引入使环氧树脂共混固化物的初始分解温度(Td)降低,但总的来说对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影响不大。差热分析结果表明,木素酚-环氧树脂的添加有效提高了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Tg),耐高温性能增强。在木素酚-环氧树脂掺加量为20%时,共混E44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裂断伸长率分别提高109%和58%。结果表明,木质素的酚化改性可有效提高木质素在环氧树脂中的掺加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