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立的汽车零部件事业起步于1930年的汽车电装品国产化,历经发展,于2004年吸收合并了东机工和优喜雅。2009年7月,为加速企业的经营,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分离,专注于汽车零部件事业的发展。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Ltd)成立于2009年,2015年共有正式员工39700人,营业额1兆11亿日元。在美洲有9个工厂,在欧洲有5个工厂,在东南亚有6个工厂,在中国有10个工厂。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最初是由日立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公司收购其他两家同行业公司而组成的。而此三家公司在美洲,欧洲,亚洲(包括中国及东南亚)又设立有不同的子公司,这些公司及其子公司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就造成了一国三制,甚至部分海外分公司存在同一个公司因为生产三个公司的产品而导致同样的事情需要使用三种不同的流程去对应。虽然在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成立初期,公司品质保证本部有对各公司的品质管理体系进行了纲领性要求,但因纲领性规定未对各流程及职责进行具体的明确,因此实施性不强,导致各分公司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障碍,对集团公司的管理及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为了整合各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源,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提出了“We Are One”的公司发展战略,在“整体最适”的思想指引下,对公司文化及管理体制进行整合。在这种背景下,公司品质保证本部提出了对各分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在以前的纲领性规定的基础上优化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全球质量管理体系SASG(Standards of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for Global use)。该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立在通过对比三个公司的制度标准,以好的部分为基础编制统一方案,建立能够以全球性共通的方法进行工作的SASG。且各事业所对日立总部日立制作所的要求的执行力度也不一样,不利于日立品牌的建设。因此怎么优化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全球质量管理体系,以达成以下目的,变得非常迫切。1)优化同步进行设计开发的机制2)优化防止过去失败重复发生的机制。3)优化品质保证的“We Are One”的企业文化贯彻机制。通过对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全球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尤其是结合当今的IT技术,提升集团的整体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效果,以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及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在面向工业4.0时代,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及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