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减轻体外循环相关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们以往发现体外循环(CPB)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所导致的HMGB1异常分泌,是急性肺损伤(ALI)的关键启动因子,而胆碱能抗炎通路(CAP)可抑制其分泌。大量研究证明,电针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本研究通过对体外循环模型大鼠进行电针预处理,观察其对体外循环后肺组织α7n ACh R及HMGB1表达的影响并在体外实验中对肺泡巨噬细胞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及应用α7n ACh R激动剂PHA-543613进一步验证α7n ACh R及HMGB1作用,深入探讨电针减轻体外循环相关肺损伤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400-450g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体外循环组、电针+体外循环组、电针+体外循环组+银环蛇毒素组、银环蛇毒素+体外循环组。体外循环结束后2小时取血清、肺组织以及肺泡灌洗液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IL-1β,以及HMGB1分泌水平,western-blot以及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α7n ACh R蛋白的表达,并对肺组织行病理学分析评价肺损伤。采用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系NR8383进行OGD刺激不同时间,应用western-blot检测总蛋白α7n ACh R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MGB1、IL-1β的含量,并且使用α7n ACh R激动剂PHA-543613预处理,探讨α7n ACh R活化状态对OGD诱导的HMGB1异常分泌及炎症反应的保护机制。结果:CPB后大鼠肺脏组织α7n ACh R表达明显降低,HMGB1和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β均明显升高,肺组织出现急性损伤。电针预处理显著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抑制肺泡灌洗液及血清HMGB1的异常分泌以及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给予银环蛇毒素预处理则显著抑制了电针所介导的HMGB1的降低,逆转了电针的保护作用。细胞实验发现α7n ACh R蛋白表达随OGD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同时细胞上清液中HMGB1分泌随OGD时间延长而增多。运用α7n ACh R激动剂PHA-543613对OGD预处理之后,抑制因缺氧损伤所引起的HMGB1释放增加以及下游炎症因子IL-1β的表达。结论:电针可通过肺组织α7n ACh R抑制体外循环引起的肺组织HMGB1的释放,从而缓解下游炎症反应及减轻体外循环相关急性肺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比用肾上腺素与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抗感染
目的:比较使用环乳晕切口肿瘤切除术与传统放射状切口肿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方法:选取近期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收治的3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决策者在处理决策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属性决策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新热点。决策者在处理决策问题时,问题自身的复杂模糊性及决策专家自身认知的差异性,都导致决策信息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直觉模糊信息能够很好的描述决策信息的特征,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因此,文中对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的多属性决策的模型进行研究,并将其应用到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问题中。首先,对国内外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再次提出了生育要求,但从整体上看临床妊娠率偏低。导致低妊娠率、高流产率的原因很多,其中子宫内膜因素(内膜厚度、形态、类型、血